“如果我們之間必須死一個,那也得是我”
2638年,因為擁有優秀基因的人才人口負增長,而底層人民不停繁殖,導致優秀基因的人才逐漸變少。
科學進步開始越來越慢,為了挽留人才的消減,高層開始研發可以代替科學家的納米機器人
無數次失敗讓人們終於醒悟,再高級的科技,再優秀的機能,也隻是會按著程序設定重複的機器人,沒有人的創作能力
於是高層們把希望從納米機器人轉移到科學家身上
2640年,納米核心量子心髒植入成功
2640年年末,納米芯機大腦植入成功。
開始越來越多的科技器官研發成功,高層想讓科學家們換上科技器官,就可以延長壽命,繼續為人類作出貢獻。
可是科技器官有個副作用,就是會失去部分情緒,科學家們都不願意當沒有感情的活死人。
於是一個新的職業誕生了。
集緒官。
都是崇令軍在貧民區撿到的有優秀基因的棄嬰,為他們換上科技器官,並且分給他們少量情緒。
當然情緒是可以在經曆中自己產生的。
把棄嬰送到高層區訓練,在長大後開始情緒考核。
教令會將被把考核的學生傳送到不同由計算數據得出某個人如果作了不同的選擇,可能會是另一個結局,從而在那個“另一個結局”產生極端情緒的地方。學生的目標就是找到可以產生極端的人,並且想辦法讓ta走向“另一個結局”
當然直接讓學生暴打別人一頓產生的極端情緒是不行的。
直接產生的極端情緒早就已經被收集完,可是遠遠不夠用,遠遠不夠填不滿科技,一堆堆數據本就很消化這樣的情緒數據,哪怕是極端情緒,要是少了也會在龐大的數據裏顯得渺小,所以需要更多,才能讓每個被換上科技器官的人有正常的情緒。
在產生極端情緒時收集數據,將情緒帶回去,老師會根據情緒的不同程度評分,而那些帶回去的情緒則會分給科學家們,或者是賣給裝了科技器官的有錢人。
不用怕蝴蝶效應,因為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他們作不了任何改變,完成任務回去後,不會留下任何他們來過的證明,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他們經曆了另一種結局,但是那種結局不會發生。
就比如他們穿越回去救了一個人,而救下那個人就是他們所改變的,他們所在的結局或許那個人被救了,實際上現實那個人到死也沒有見到他們。
當然,最後總評分不過的學生,高層會拿回他們的科技器官,讓他們死在貧民區,然後把拿回的科技器官裝給下一批學生。
……
這個奇怪的教室內沒有燈,但很亮,從窗戶外照射進來的光亮,可是窗戶外是望不到盡頭的白色,或者說虛無,有個大膽的的直接蹲窗框上往下看
毫無疑問,下麵也是白色的,可是看起來大抵是實的。
教室裏有四十多人,好像也沒有幾個慌的,大多都是警惕的到處逛逛。
“…你們知道是怎麼來這裏的嗎,呃…我是說我們怎麼到這裏來的”
一道清亮的聲音響起,是一個女的優先開口,她看起來大概二十多歲,但是麵對目前的情況絲毫不慌張,像是受過專業的訓練。
話音落下,空氣仿佛停滯了好久都沒有人回應,剛剛看起來還穩重的她似乎有一些尷尬。
“你在說廢話嗎”一個抱臂靠窗的男生淡淡的看著她,吐槽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