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
八月末, 傅言真接受了一家媒體的采訪。
以視頻直播的形式。
與以往不同,這次還捎上了曾如初。
麵對聚光燈和鏡頭,她和普通素人差不多, 沒什麼打交道的經驗, 知道節目會被很多人看到, 拘謹是在所難免的。
缺少身邊這人的嫻熟和從容。
早就覺察到她的情緒, 來的時候, 傅言真一直都攥著她的手。
其實之前還不止一次地說, “不習慣就算了。”
曾如初回他:“習慣習慣就好了。”
路上,司機開著車, 速度不急不快。沿途的風景一直不錯, 樹木鬱鬱蔥蔥, 綠影交織。
車裏,他們視線一觸即然, 炙熱的像是能焚盡一切。
她結婚那天說過, 從今往後,她要一直站在傅言真身邊, 再也不會畏懼人聲鼎沸。
前幾年,至於是三年前還是四年前,曾如初記不太清。
不過, 還記得那天是她的生日, 傅言真發了條微博。
附了一張他們十指緊扣的照片, 對戒在燈光下盈盈閃閃。
但很快,微博底下出現了讓人上火的評論。
有人評論一個字:【假。】
有人回複:【各玩各的罷了。】
還有人說:【能不能別秀了?自己心裏沒點數?秀給誰看啊?】
……
傅言真當時是想順著網線鑽過去, 擼起袖子把這些人挨個揍一頓。
但可惜的是,科技目前還沒發達到這個程度。
要是真到了能順著網線就能劃過去的那天,仰仗是虛擬世界就可以不負責任大放厥詞的人, 說不定能少一點?
誰知道以後呢。
曾如初當時勸他別這麼窩火。
“我們大多數人既沒讀過萬卷書,也沒行過萬裏路,所看到的世界,隻是我們以為的世界,它帶著自身既有經驗、日積月累的偏狹還有頑固不化的自我中心主義……所以看到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投射。”
……
大道理小道理,都跟傅言真說了。
但她晚上睡著的時候,卻不知傅言真又偷偷去看微博了。
一下就看到有人回他:【秀恩愛死的快。】
傅言真氣的手抖,很快回複:【我倆比比誰長?】
他原意是“我倆比比誰命長”。
由於少打了個“命”字,所以那條評論“出圈”了。
他這輩子,會服軟的時候不多,能讓他服軟的人也不多。
這人誰啊?
以為自己姓“曾”是不是?
但最後竟然吵不過。
因為他還有個腦子,而對方沒有。
一連數月,還天天有人艾特他和那個人,要他們出來比一比。
群眾向來隻嫌不夠熱鬧,很少有嫌事大的。
傅言真憋屈了好多天,一時也知道什麼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那個賬號已經是他的小號,他們拍照的時候其實都沒有露臉,但還是有人知道那個賬號屬於他。
出於各種原因,盡說一些膈應人的話。
曾如初看在眼裏。
她知道他這人,一直坦蕩,特別是在喜歡一個人這件事上。
所以這回,她想出麵陪他秀次恩愛。
直播現場,傅言真已經打過招呼。女主持人心領神會,前半段主要是在和他周旋,偶爾才詢問一句曾如初。
這些年,傅氏集團的新一代掌門人沒出過半點桃色新聞,和他父親儼然是兩副派頭。
事業和家庭是這次采訪的核心。
主持人笑意盈盈:“請問您最在意的是事業還是家庭?”
傅言真不假思索:“家庭。”
主持人半開玩笑地說:“因為太太在旁邊?”
傅言真看了眼曾如初,舌尖輕抵了一下犬牙,“不是。”
主持人能看到即時發來的彈幕,不少彈幕內容有幾分犀利,她“嗯哼”了一聲。
似在提醒。
“我搞事業,是為了家庭。”
“家都沒了,還搞什麼事業。”
傅言真隻得耐著性子解釋。
主要是顧及曾如初的感受,並不是因為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