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之首,大師兄顏回閑定安然的坐在椅子上麵,聲音沉穩:“傳詔千萬儒生,盡出學府,尋暴亂賊徒,殺之。遇蠱惑人心之輩,殺之。見傳道彙聚信徒者,殺之。傳告其餘道統,誰家敢在這個時候興風作浪,通通驅逐出大宋疆土。”
三個冷入骨髓的殺字,一句霸道至極傳告通知,令在場的所有賢人盡皆失聲,瞠目結舌,以見了鬼的表情望著他們的大師兄。
顏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平素最注重的便是仁德修養,給人的感覺是忠厚,寬宏,心存仁善。可是此時此刻,他徹底顛覆了自己以前的形象,三個殺字代表著血流成河,浮屍成山。一句宣言,等同於喝令諸教,為我命從。
“大師兄,我們真的可以這麼做?要不要請示一下聖人?”子貢渾身一陣激靈,忙不迭地說道。
“是啊大師兄,若是我們真的這麼做了,幾乎相當於與其餘所有道統為敵……此事還需三思。”子遊勸告說道。
由此開始,其餘賢者大多開口,勸告顏回收回成命。
就在他們苦口婆心的勸告時,顏回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明明是比子路還矮多半頭的個子,可他的身軀此刻在群賢眼中卻無比高大,偉岸,充滿了他從未有過的威嚴:“這裏是大宋天朝,這裏是我們儒家的大本營。相當於天宮對天庭,西天對佛門,東天對三山妖族。列位師弟,除了天庭因為曆史問題有些特殊之外,無論是西天還是東天,你們覺得他們會允許別的道統崛起嗎?”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格局。
子貢,子遊,子我……這些儒門賢者們,各有長處,每一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可是他們的格局和顏回比起來相差甚遠。或許,這就是顏回為什麼是大師兄的主要原因。
“縱是如此,我們能遏製住別人采摘果實,但是天下萬民怎麼辦?儒生可提筆寫文章,可提劍戰沙場,卻不精通於救人啊!”許久之後,子貢輕聲說道。
“我們不精通,可是有人精通啊!”顏回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而堅定地說道:“我們……也是有靠山的!”
“靠山……”子貢的目光漸漸明亮了起來。
他們卻是忘了,儒門,從來不是孤軍奮戰。
……
……
因為這場突然爆發的瘟疫,因為顏回堅決而果斷的命令,大宋天朝之內,千萬儒生放下了手中筆,提起了掌中劍,如同潮水一般盡出學府,將整個大宋天朝淹沒。
由此伊始,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各種亂徒死在儒士手中。甚至就連一些入世的高僧大德,但凡是犯了忌諱,通通被強行鎮殺。
血色彌漫了億萬裏大地,整個天朝被戰爭籠罩,因而很多重要或者是不重要的事情,都被強行掃入了角落裏。
比如說,白骨期待已久的杭州儒門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