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個妹子性格應該挺好的,別被白貓欺負了。
白貓玩完遊戲,看到陳安擺在桌子上的書籍,很是不屑地問陳安:“你讀這些書幹嘛?”
陳安說:“我悟性差,自然要學習一下。”
白貓看到那本清淨經,嗬嗬冷笑一下問陳安,這本書寫的什麼。
陳安自然把它背出來。
而且還是一字不差得背了出來:“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之曰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白貓冷笑一下並沒有誇陳安記憶力好,雖然陳安的記性在煉氣修士中算很不錯了。
但白貓都是四階的天才大妖了,並沒有感覺到陳安這方麵的天賦。
反而問陳安:“你知道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嗎?”
陳安以為她在考自己,於是點點頭把譯文也給背了出來說:“我知道。”
陳安道:“老子說: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養天地。本來無有情感,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周流。本來沒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燮理陰陽,生發消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作“道”。
老子說: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故沒有什麼爭貪。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是好起爭貪......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種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不明道德的真義。
眾生總是認假不認真,皆因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動,道心難現,離道愈遠,所以不能得著真道。
有了貪妄心,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識神”。識神被驚,心意外馳,便要著於萬物了。既然接觸了萬物,就要生出不想離開,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
......便要遭到許多的汙濁恥辱,惹得漂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陳安背完了,看著白貓。
白貓冷笑一聲說:“不對!”
陳安說:“我知道它不對,龍虎山的玉簡裏有清淨經的文。”
“哦?”白貓伸手跟陳安道:“給我看看。”
陳安沒有想太多就把玉簡交給了白貓。
白貓接過玉簡,玉簡在她手心中浮起,然後她眼中流光一轉,已經閱讀完畢了。
她嘴角掛著得意的冷笑,搞得陳安好像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