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直以來,默然都想寫點東西,他總認為自己讀了一些書,應該寫一部小說直抒胸臆來留諸於世,可另一方麵他又覺得寫作是一件偉大的事情,而他本人年少無知才疏學淺,寫出來不成個樣子,隻會貽笑大方,索性還不如不寫。這樣矛盾了幾年,一直擱筆未寫,可腦中的那個想法卻一直在蠢蠢欲動。

默然最開始是想寫一部古風仙俠小說(想必每個80後90後都有一個武俠夢或者仙俠夢吧!)為此,也做了些功課,可空有雄心萬丈,等到了實際行動時,不免大打折扣,後來竟以至於無。

矛盾的默然在後來的日子中,也隻能繼續閱讀它書來慰藉心中那個遙遠的寫做夢。在看了幾部言情小說後,頗有感觸,遂下定決心寫一部當代小說,權當做寫作之鍛煉和碼字生涯之開始。

2017年初,在天津出差的那段時間中,因公司協調有誤,施工隊伍遲遲不能到位,默然雖被業主責難,但日子也甚是清閑。可人是一種群居動物,最害怕寂寞二字,特別是在異地之中,舉目所見皆是陌生人,而默然又不是一個放蕩之人,不願總是沉溺於燈紅酒綠的歡愉中,所以多數時間,他也隻能在酒店中對著空蕩蕩的房間,以發呆來消磨時間,後來實在無聊的狠了,遂開始碼字,聊以慰藉,自此寫書之路終有開端。

寫作是枯燥無聊的,也是一個人反思自己最佳的方式,雖然過程痛苦難耐,可那一次天津出差中,默然還是堅持了一月有餘,寫了竟有16萬字左右。

出差結束以後,因在公司內感到諸事不順,默然心灰意懶,遂有了離職之念,也就沒什麼心情再繼續寫下去了。辭職以後,默然本想一展宏圖,完成他念念不忘的新書,可他恰恰又是一個散漫之人,沒有足夠的自製力,故又沉溺於網絡遊戲中,不可自拔。

大約玩了三月有餘,默然看著囊中日漸羞澀,已到了快要揭不開鍋的淒慘地步,不得已,才勉強打起精神開始尋找工作。好不容易,費了近月餘的時間,他忍受著上海七月份天氣的毒辣悶熱,才找到了一份較為滿意的工作,因在試用期,要小心翼翼地努力表現,所以更沒了心思去寫作。

大概到了國慶,默然在哥哥家中小聚幾日之後,受到家人的鼓勵,便又有了創作的激情,此後,一直在上班期間斷斷續續地寫作並收集素材。直到次年五月,因對一個環境熟悉了,工作上也沒有太大的建樹,遂又有了辭職之念,也就無心再寫。直到一月後,等默然真正離開了公司心無旁騖之後,才又一心一意地去碼字,堅持了近一年之餘,終成此書。

閑言不述,下麵就從書中主旨、書名、人名等幾個方麵探討一二,僅供大家閱讀時參考。

主旨:

寫此書時,默然對於小說的主旨一直是模模糊糊的,雖有其神韻,但到具體下筆時卻又隻是一個朦朧的影子。默然最開始隻想寫一寫社會弊端、職場、情感和懷舊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因為寫書時,默然已經在社會曆練了幾年之久,除了懂得一些大道理之外,在人生事業甚至愛情上都無甚建樹,所以失敗的他不免有了憤世嫉俗的念頭,想要借筆揭露這醜惡的社會現實,這在書中開端也常有涉及,隻是寫著寫著,就又想到諸君都是受過高等教育之人,學識談吐自然不凡,在大家麵前空談這些,豈不是班門弄斧?況且默然才智有限,分析事物時又不能像那些博學之人可以入骨三分,遠達不到警世界醒人的目得,所以寫著寫著,就難以為繼,不知如何下筆。

可是如果小說沒了主題,那寫作不也就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所以那些時日,默然不得已,隻得再次重新翻越舊日書籍,從中尋找靈感,也算功夫沒有白費,苦思冥想了許久,他終於意識到可以寫一部當代年輕人麵對感情迷惘的小說。

可惜默然也不是一個情感專家,在“情”字的是非中,也不能給出特別正確的意見,所以書中此間對錯,諸位不必太過較真,若有感同身受處,可會心一笑,若有不認同之處,便想想這隻是一部小說,權當茶餘飯後消遣之物,消磨時間罷了,實在不值得深究。

下麵就書中內容探討一二:

也許有人會不認同李少輝對待事業的態度,明明有了很優秀的資源,卻不珍惜,到最後也是馬馬虎虎,毫無建樹。其實這就是理想、現實和人格相互交融的一個矛盾結果,也是李少輝作為一個清高迂腐、懦弱書生的結局,這在書中《春節》一章中就有討論過,正所謂古語中“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古書生誤國”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