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陪產(1 / 3)

    老婆生孩子,當然是人生第一大事了。

    朱隸走進書房裏,李老跟在其後麵。接著,下麵的侍從從門外關上了兩扇屋門。

    “老爺子,坐吧。”朱隸道。

    李老坐在了書房裏一把看起來特別製作的太師椅裏,全身富貴的紅木打造,椅背上雕著兩隻麒麟中間攀附著一顆黑色的大理石。李老本來覺得這張椅子肯定是誰才能坐的,可是朱隸隻要他坐那兒。

    當作這是孫女婿孝敬他尊敬他的表現了。

    朱隸沒有坐,顯得心事重重的,頎長玉立的身材佇立在書房裏,在燈下拉出筆長得像山峰的影子。

    李老隻覺得這個孫女婿在無時無刻,都是長得一表人材。哪怕留著沒有來得及刮幹淨的胡子,這個男子,渾身上下都散發一種魅力和氣勢。

    現在,朱隸看起來有些煩躁,有些猶豫不決。

    李老覺得可以理解。

    當他把話說給公孫良生的時候,公孫良生也是先一驚,滿目驚異的眼神看著他,接著,才匆匆地去報告給自己主子了。

    這是大事,天大的事兒。

    事關朱隸老婆和孩子的事兒。哪怕李敏不是名震天下的神醫,光是朱隸本身的光環,都可以壓死天下所有權貴和梟雄。

    孩子不能死,老婆也不能死。正因為這個原因,關於老婆生產的事兒,從老婆懷孕開始,一直在困擾著這個天下振振有名的絕代梟雄了。

    他可以帶兵馳騁萬裏挺進西北,打得侵略的胡人落花流水。他可以讓京師裏的皇帝,讓鄰國的權貴,都睡不著覺,天天坐立不安,吃不好睡不好。是的,是這樣一個可怕的,被傳說為夜叉和魔鬼的男子,最終,還是擺脫不了人生的大事。

    本來,朱隸是很想用平常心對待的。畢竟,哪個女人會不經曆生產這件事兒?

    可是這事兒,真的隻有當事人親自經曆了之後,才知道,原來,真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人口裏橫飛唾沫說的所有東西,什麼都是那樣生的經曆,到了自己要當爹的份上時,天下卻無一可以借鑒的,必須是他和她自己麵對的。

    他本想給她撐起一片天,何事都能為她呼風喚雨,偏偏在這事上麵,是使不上勁來。

    如果天下有個名醫說,可以絕對不讓她和孩子出任何問題,他朱隸願意帶她尋遍天涯海角,親自跪倒在大夫麵前哀求。

    李老現在能看到的,眼前這個天下幾乎所有人都懼怕的男子一雙高深如海的眼睛裏,寫的正是清清楚楚的另一樣表情。

    幾乎不用說,李老趕緊先站了起來,道:“王爺,不用跪,敏兒是草民的孫女,草民與王爺是一樣的心情。”

    朱隸聽完他這話,嘴裏長出聲歎意:“可本王看,老先生挺沉著冷靜的。”

    “可能因為草民本身是大夫的緣故。雖然是有這樣的說法,說是大夫不醫自己的親人,生怕失手承擔不起。不過,草民對於這種事兒,卻是經曆過不少了。”李老說。

    朱隸兩道刀劍的濃眉一挑,儼然露出幾分興致想聽詳細。

    李老當是以切身經曆安慰眼前這個心焦煩惱的男人,說:“實不相瞞王爺,草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第一個孩子,是草民自己接生的。因為那時候,草民一家在鄉下,未到城郡定居,醫療條件也說不上很好。草民很記得,當初草民的妻子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是在半路破的羊水。又由於是頭胎,妻子沒有什麼經驗,比較難生。想送好點的地方生產都來不及的情況下,草民隻能豁出去死馬當活馬醫了,自己給妻子接生的孩子。”

    說著,回想起那時候的情景時,李老感覺渾身汗兒都跟著冒了出來:“那時候夏天來著,要是一不小心,會出現生產時血崩,即血流不止。產婦也會因為天氣而中暑,出現各類產後綜合症。”

    “怎麼辦?”

    “沒有怎麼辦。那時候,草民和老婆說了,說是死是活都好,如果你不拚,我也隻能跟著你去死了。第一次當爹吧,心情無比沉重,感覺負擔不起兩條性命。真有種如果她和孩子死了,自己必須跟著去的感覺。”

    朱隸用力點著頭:“老爺子,如今本王的心情,和老爺子是一模一樣。”

    “王爺。”李老道,“人生漫長。草民與妻子同甘共苦數十年,孩子都三個,孫子更是好幾個。如今回想起來,那時候,第一個孩子,真的隻是人生路上的第一關罷了。今後的路還長著。王爺既不能說不重視,但是,不能就此就輕易妥協和倒下,才是關鍵所在。”

    朱隸知道他說的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正因為知道他們的來曆,所以,他單獨找李老來,為的肯定是為問最實在的話。眼見李老願意對他吐實話,朱隸說:“老爺子所言,對本王來說,都是前輩的話,是本王該聆聽的教誨。所以,本王想請教老爺子一些問題。”

    見這個男子開了這個口,可見是回歸在了理智的水平線上,李老目含微笑,口氣嚴謹:“王爺提問吧,草民必定是盡其所能地回答王爺的疑問。”

    “你們那邊,醫學方麵的水平是不是很高?”

    “比起王爺所處的地方,我們那邊,醫療水平肯定是要高一些的。”李老也不敢說死了,要說現代醫學,有些還得向古代人學習的東西呢。

    “對待產婦呢?”

    “產婦的話,王爺在船上也看過了,確實能做到剖腹取子等手術,但是,手術本身有風險在。不管怎樣,的確是在我們那個地方,產婦和嬰兒的成活率都要比這邊高很多。”

    朱隸徘徊兩步,負手若是陷入沉思:“船上的手術本王親自看過了,確實是令人驚訝的醫術。本王因此想,之前,不是說好了——”

    “王爺恐怕不知,哪怕在我們那地方,可以輕易地剖腹取子,但是,一般,大夫都會竭盡所能地讓產婦自己順產孩子。原因很簡單,這是符合科學與自然規律的生產過程,是最有益於母親和孩子的方式。隻有當確實產婦和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迫不得已的時候,大夫們才會采取手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李老解釋。

    “老爺子的意思是,之前,敏兒不適合自己生產,但是,為何如今——”

    “敏兒在我們那邊,請過一個高明的大夫做過了相關治療。當時,那個大夫也說了,不一定保證做了這個治療,敏兒絕對能自然生產。但是,現在據敏兒的身體恢複情況來看,似乎,有了一個不錯的轉機。”

    “如果,一旦發生了不可預知的意外,如果順產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