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仝反了, 一時之間南北各州郡響應者無數。
“宋家軍”名號震天,連戰連勝,數月間迅速占領中原大片地盤,所向披靡, 朝廷軍潰散不能敵, 陳明楷輔政之初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穩定局麵麵臨土崩瓦解。
當宋仝攻占潁州時, 李聿恂也帶著八大寨的人馬自南而歸, 兩軍彙合, 氣勢如虹, 劍指京都。
朝中無可用之將,陳明楷親自掛帥鎮守潼關。
潼關是守衛京都的最後一道屏障,若失潼關, 京城必危。
就在陳明楷率軍血戰苦守之時, 忽然從後方傳來噩耗,幼帝被殺,一眾老臣請太皇太後出麵,扶立永初帝第三子登基稱帝。
新帝正值壯年, 登基後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廢陳明楷輔政之職,罷免他的兵權,另任命武將鎮守潼關。
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仿佛數月之間,天地變幻,陳明楷的處境一下子陷入絕地。
正在他進退兩難之時, 宋仝派人連夜送來一封信。
信上的字跡,他認得,讀著這封信,仿佛聽到藍瓔在他麵前婉聲相勸。
陳明楷淚流滿麵, 身子顫抖著,整個人一夜衰老。
兩日後,當朝廷新任命的守將火急火燎趕赴潼關時,卻發現關內營地裏迎接他的竟是威名赫赫的“宋家軍”。
曆史的緊急關頭,陳明楷再次率軍降敵,將京都拱手讓給叛軍。
京都裏那群老臣和新帝既驚又怒,尚未來得及做出反應,城門便被攻破,十萬起義軍首領宋仝輕而易舉占領大熙朝的國都。
天地易主,宋仝滅了熙朝,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殷,年號為順天。
順天三年,天下大定,四方百姓們日子過得安穩,民心歸附,太平祥和。
被皇帝視作親兄弟的成國公李聿恂突然上書自請辭去京中一切職務,甘願赴西南任一州知府,守護一方百姓。
滿朝大臣皆感震驚,可更加奇怪的是皇帝居然爽快答應了。
待吏部一紙任命下達,成國公李聿恂便帶著一家妻小輕車簡從赴西南上任。
離京那一日,太子宋徵奉帝後旨意出城相送十裏,臨別時,更將一塊丹書鐵劵鄭重贈與李聿恂。
丹書鐵劵即“免死金牌”,殷朝開國三年,李聿恂所知也僅有前榮安郡王謝伯恩唯一的後人得賜。如今皇帝讓太子親手將此物贈與李家,李聿恂深感其中情義,不由地熱淚盈眶,麵北拜謝。
西南民風淳樸,四季風景絢麗明媚同多雨的江南大不相同,藍瓔很是喜歡。
李聿恂做了一方父母官,雖然仍舊會忙,但早晚都能同藍瓔一道用餐散步,夫妻倆個如同新婚般日日相守不離。
兩年後,皇帝下旨賜婚,李聿恂長女李恩慈嫁與二皇子陳王宋胤為妃。
又過三年,李聿恂長子李定安春闈高中,以一篇整飭吏治,富國強兵的策論奇文轟動朝堂。為避嫌之故,皇帝選其為一甲第二名,而將頭名狀元之銜定為陳明楷之子陳遇。
同年,成國公李聿恂為其子李定安求娶安樂侯陳明楷之女。
成婚後,李定安攜妻長居熙州梅城縣,跟隨已經辭官歸隱的嶽丈陳明楷潛心研究前朝曆史,編著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