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見義勇為(1 / 2)

莽葬大陸,大唐境內,玄元郡,南風鎮。

今日正是墟市,人聲鼎沸。

入秋以來,空氣為之清冽,雖然依舊炎熱,終於有風從蠻吼森林吹拂過來,帶來了遠方的清涼。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施施然背著手,穿一件玄灰長袍,學那書生姿態,半眯著眼,渡著步子從街上悠然走過,臉上神情似喜似憂,仿佛在琢磨什麼。少年兩道修長眉毛不時一蹙,正在苦惱某事一般,不時還停一停,以拳擊掌,一會兒後又微微搖頭,心頭似斷難斷,好一副糾結文人模樣;

還未走得七八丈,旁邊一個燒餅鋪子的胖胖老板娘噗嗤一聲再也忍不住,笑罵一聲:

那少年見胖老板娘搭訕,心頭得意,故意更深皺了眉頭,斜看了一眼胖婦人,長歎道:

那胖老板娘憋也憋不住,指著燕三笑得咯咯連聲,話也說不出,好半響才道:

燕三眼睛一亮,忍不住伸手撓了撓後腦勺,問道:旋即又想起正在做戲,立即正了麵孔,換了副腔調道:

李嬸兒更是哈哈大樂,突然眼睛一熱,看著那燕三兒在那扭捏作態,拿姿做派,總覺得有些眼熟,半響醒悟過來,指著燕三喝到:

那燕三一聽此話,眼見李嬸從灶台上拿了老大一個鍋鏟,哪裏還顧得上,一個虎兒跳乍出三尺,轉身便跑。

李嬸火急火燎,高舉鍋鏟趕了出來,還未追得兩步,迎麵一黑,撲頭蓋臉罩在一團布裏,等撩開一看,不是自己丈夫逢年過節才拿出來穿一穿的那件長袍又是什麼?當下怒不可遏,隻見那燕三甩脫了袍子,回過頭來對自己擠眉弄眼,歡脫脫一隻活猴,急怒下返身從灶台上模了一物便砸了過去。

燕三眉花眼笑,兜起兩手接住,打了個拱手,道:李嬸兒定眼一瞧,卻是一塊燒餅,被燕三一口叼在嘴裏,嘴巴鼓動一通大嚼,更是氣得打跌,追了兩步,燕三轉身就溜,泥鰍一般,哪裏還追得上,直氣得李嬸將鍋鏟重重往地上一摔,握緊雙拳一聲長長尖叫,嚇得對麵鋪子賣油條的王老頭一個哆嗦,轉而捂著耳朵蹲在地上,好半響才敢起身。嘟囔道:

就有買燒餅的勸李嬸:

李嬸忙將那錢推開,道:

想想燕三,李嬸不覺歎一口氣,低聲道:

原來這燕三是個孤兒,寒冬臘月的天氣,被人丟在街口,哭得天上飛雪都顫了,街坊不忍心,終於把他抱了回來。眼見得他唇紅齒白,雙眼靈動有神,見人來抱居然笑得出了聲,簡直把一圈大人的心都化了。

當時旁邊的地上還有一隻死去的燕子,那燕子也生得精靈,居然是金羽紅紋,羽毛鏗鏘似鐵,即使已經凍得硬了,也展著翅膀,仿佛飛翔模樣。大人們一看就知道這是靈禽,隻有那高官家才偶爾有人豢養,這小孩兒身份肯定不一般。這等小孩卻被丟棄在雪地,其中蹊蹺可知,反而沒人敢認領了,丟了又不忍心,最後索性一人帶幾天,人奶牛奶羊奶米湯肉糜,雜七雜八地養大,到能走能跑了,更是東家吃飯,西家吃菜,南邊喝湯,北邊睡覺,真正吃百家飯長大。

因為身邊有一隻金燕,這小孩兒就取了個姓,而後請街坊中的曲秀才取名,秀才琢磨半天,取了個的名兒,當時天寒地凍,燕兒都已經南飛,取這個名兒就是寓意讓他追尋他的父母,免得伶仃孤苦。

燕三卻是個諢名,是這小皮猴在外吹牛皮得的,說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牛皮吹大了,外人都笑話他,最後幹脆叫他燕三,真名反而漸漸忘卻了。

燕三啃完燒餅,肚內大飽,梗著喉嚨打一個大大的嗝兒,哪裏還有半星書生文雅模樣,就往人群密集處看熱鬧。

正閑逛間,卻見前方一片安靜,一個蠻橫的聲音老遠傳來:乒乒哐哐一片亂響,燕三連忙在人群中左衝右突,小小個子宛若人中遊魚,又擠又鑽,分開人群挨了過去。開玩笑,看熱鬧哪能少了他燕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