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吾亦愛吾廬(1 / 2)

“在華岩館求學,過而能改,力爭上遊的學子想必過得尤為舒心暢意。唉,我也是時候該加把勁兒了,就算學不到子猷先生那般境界,也要比眼下更自視坦然才行哪!”

賈颺心裏看得透透的,求學為人,何用耽在旁人口舌間轉圈圈,修身的功夫不過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瞧公子說的,到什麼地方去尋出個比你還好的人啊?”這是掏心窩的話,阿真用力地揉了把臉,雖說他是賈家來界休以後才進門服侍的,但是數月相處下來,從賈敏求到賈颺的身上,絲毫不像別的達官貴人那樣擺譜拿架子,堪堪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主人家。

“你又不知我過往,亦沒見過我從前什麼樣子。”賈颺笑道,他話裏有話,欲言又止。

“咳,如今好好的便罷了,公子又何必自苦呢?”阿真畢竟也風聞了一些閑言碎語,很替公子不服氣。

“算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然遠離的,實在不必糾纏,矯揉造作徒增煩惱而已,還是努力將來吧!”賈颺拍在憨直小書童的肩頭,“阿真,你是界休本地人,對華岩館郭宅的事應該更了解嘍?”

“其實沒有,跟著公子去上了兩天學,才多少聽了些。郭家每代中,總要有子弟承襲華岩館。如今的郭太公,是有道先生的嫡孫。”

“郭太公的兄弟多麼?”

“聽人說還有位老秭妹,嫁到洛陽去了,具體情形便不很清楚了。”阿真硬生生摁下個嗬欠,“有道先生的教子庭訓,是不許後代納妾的,是故,郭家支係比旁的世家要單薄些。”

阿真說到此處一頓,後知後覺地明白了縣令不納妾室的緣故,他振作起來接著說道:“那郭太公膝下有四個兒子:長子郭如暤,因年事漸高,如今隻在書館教授經學,夫人範氏,子猷公子和少嬋姑娘便是這範夫人所出;次子郭如暟,年少時曾在官衙作事,從小好道慕仙,近年來在綿山介公祠中修行,並主持供獻儀軌,夫人王氏,生的子獻公子和少妍姑娘。”

“是大賢介子推的祠堂,改日我們也該上去參拜參拜。”

“聽人說還有位老秭妹,嫁到洛陽去了,具體情形便不很清楚了。”阿真硬生生摁下個嗬欠,“有道先生的教子庭訓,也是不許後代納妾的,是故,郭家支係比旁的世家要單薄些。”

阿真也是最近才算明白,賈縣令不納妾室的緣故,振作起來接著說道:“那郭太公膝下有四個兒子:長子郭如暤,因年事漸高,如今隻在書館教授經學,夫人範氏,子猷公子和少嬋姑娘便是這範夫人所出;次子郭如暟,年少時曾在官衙作事,從小好道慕仙,近年來在綿山介公祠中修行,並主持供獻儀軌,夫人王氏,生的子獻公子和少妍姑娘。”

“是大賢介子推的祠堂,改日我們也該上去參拜參拜。”

“那敢情好,還有郭宅三子郭如昑,想必公子早已知曉,他與思夫人僅留下少姝姑娘一個獨女;四子郭如晫,說是平時打理書館事務,其實也就頂了個名頭,有子猷先生麵麵俱到地用心操持,作叔父的隻是偶爾出麵從旁指點,便是再輕鬆不過的了,他夫人柳氏,生的是——”

“哦,是子默和少嫆。”賈颺點了點頭,“如此看來,華岩館必是長房的子猷公子來承襲了。”

“十有八九,大致不差了。”阿真語氣裏,有幾分故作的老道深沉,“不愧是有道先生後人,郭家的公子姑娘們個個飄逸出塵,唯有少姝姑娘不愛施脂抹粉,如今時興女子貼黃,男子塗白,隻她素麵朝天地和眾姐們站在一處,真是映襯得鮮明嗬。”

賈颺笑:“也許她年紀尚小,並未在意這些。”

“正是,常聽人說,姑娘家但凡長得周正的,脾氣總要古怪些。”阿真順嘴接茬道。

賈颺又急嗔嗬斷了他:“這話可沒道理,你在山上見過人家兩回了,哪裏脾氣怪?”

小滑頭嘴角斜斜上挑,調皮地吐一吐舌頭:“都是聽鄉裏們平日念叨的,我可沒說少姝姑娘什麼。”

賈颺扭頭望向窗外,半晌才道:“傳說,眾星是由女媧娘娘煉就的五色石,它們自知是石頭,為了補天忠於其職,可曉得在凡夫俗子眼裏,有多麼地光彩炫目嗎?”

“這——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阿真心底納悶。

“不管怎麼說,還真是孤寂的美呐。”

“公子,再美也得先睡覺啊。”困意襲人,阿真告饒起來。

“辛苦了,快去睡,郭先生囑我這兩日暫歇休課,你也不用趕著早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