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1 / 2)

大唐三百年,九州興騰,國泰民安。

是夜,月入涼水,光灑大地,已是入秋時分。

帝都長安城皇宮,此時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姑娘正飛快的在長廊裏穿梭奔跑,手裏緊握著一根糖葫蘆,步履生風,路上打燈的太監宮女和巡遊侍衛無不紛紛駐足回禮,道“七七公主金安”

唐七七,大唐唯一一位公主,深受唐皇唐啟天的獨愛,在唐七七出生那天,唐啟天讓整個天下都為其祝賀,連漠北匈奴之境都答應他們的單於退兵收城,不再揮師北上。

唐七七隻是嬉笑著向著周圍人點了點頭,並未停留,繼續飛奔而去。直至跑到了一處禦花園內河池旁,方才漸漸停下腳步,喘了喘氣,口中向著池旁邊一位華服女子嬌聲喊道“清婉娘娘”

池旁女子聽聞,轉首而望,那是一張極為素雅清淡的容顏,略施胭脂,眉黛如山,讓人一看似乎再也難以移開目光。女子此時看向七七,臉上浮現笑意,看上去更加的奪目妖嬈。

“七七”被喚作清婉娘娘的女子輕輕開口笑道。

這一幕落在了同樣在一旁觀賞池燈的廣平候趙文瑾眼裏,他側首斂眸,微微張口,臉上滿是沉醉。

“清婉娘娘,你看,這是先前父皇托人從宮外給我帶來的冰糖葫蘆,上次曾聽你說過,許久不曾吃過這新鮮玩意,今天我一拿到就趕過來了”唐七七跑至她的跟前,笑著眼將糖葫蘆遞向清婉。

唐七七的母後在她出生後便因身體風寒,沒過多久去世了,從小她都是由清婉娘娘撫養長大,所以七七對她感情特別深厚。

清婉娘娘,本名蘇清婉,乃是塞外平陽侯蘇天桓的親妹妹,當年被唐啟天迎娶入城後便成了這宮中最為受寵的一位娘娘,得天獨厚。

“哇,還真是糖葫蘆,我上次就在你麵前隨口叨嘮了一句,沒想到我們七七這麼懂事,都記下了啊”清婉接過糖葫蘆,細細的咬了一個下來,歡喜說道。

“我看未必,七七公主喜歡甜食是出了名的,恐怕是她想吃,怕皇上不答應,剛好從清婉你這入手了”一旁的廣平候趙文瑾負手淺笑說道。

唐七七回首瞪了瞪,作勢揚起自己的小拳頭,恐嚇之意不明而喻。隻是一會的功夫又眼巴巴的看著蘇清婉手上的糖葫蘆,叭嚓了下嘴巴。

蘇清婉好笑的看著唐七七的模樣,伸手在其額間彈了彈,口中洋裝不開心的說道“下次再這麼調皮,我就不帶你出宮玩了”

唐七七吃癟,轉首朝趙文瑾開口說道“趙叔叔,我知你愛慕清婉娘娘多年,可是她已經嫁給了我父皇,你是沒機會了,清婉娘娘和我父皇很是恩愛的緊呐”

童言無忌,唐七七一言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趙文瑾聽聞一個踉蹌,差點沒直接摔進池裏,轉首走至一旁,不敢再看這邊。幸好這裏偏僻,又吩咐下人不許上來打擾,所幸無人知曉。

“七七,你是越來越不懂規矩了“蘇清婉蹙眉,有些不悅的看向七七。

唐七七吐了吐舌頭,絲毫不以為意,扯了扯蘇清婉的裙擺,肆意要抱抱,蘇清婉無奈,隻得俯身將其抱起,輕聲在七七的耳邊說道“以後可不許再這麼胡鬧了”

“清婉娘娘,我這也是為你好,這樣下去哪天被人撞見了,可不是和我現在簡單隨口說一句就能相比的,閑言碎語太多”唐七七雖小,很多事卻聰慧在心。

不遠處的趙文瑾已然聽見,負手漸行遠去,隻是背影有些佝僂。其實算不得這樣下去,他常年身居江南,隻有每年小雪時節才會趕赴長安,一年也就一次而已,隻是今年上來的早,便早早來到。

他與她相遇,昔年都是鮮衣怒馬的少年,塞外至北的天山,林深起霧,她隨麋鹿而現。後來她嫁至長安,乃是唐皇欽點的妃子,他無可奈何,亦是徒添傷悲。

蘇清婉看著遠去的趙文瑾,並未有所阻攔,他的心意從一開始她就知道,隻是感情不能勉強。

“哎,其實趙叔叔真的挺好的,溫潤如玉,又長得那麼好看,應該會有很多女孩子喜歡的”唐七七在蘇清婉的懷裏小聲嘀咕著。

蘇清婉稍微用力捏了捏她的小嘴巴,惆悵無奈說道“你這些鬼靈精怪都從哪裏學的?”

“父皇教的呀,每次他在你麵前說的甜言蜜語不都是一套一套的”

“......”

“七七不愧是我生的親閨女,有我的真傳啊,哈哈哈哈“石道蜿蜒,有人穿過而來,此時笑聲爽朗,向著二人走來。

“父皇”

“陛下”唐七七與蘇清婉二人同時喊道。

“清婉啊,你看七七這孩子從小就這麼聰明,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得歸功於我,父皇遺傳的好啊”唐啟天順勢將七七抱過,一手摟著蘇清婉。

絲毫不在意七七的眼光,卻是讓蘇清婉紅霞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