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裏麵的複雜情況就多了,光是昆蟲的種類分類等等,就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了。
“現案的法醫判斷的是8天,有兩天的差距?”萬寶明是刑科中心的副主任,不得不幫自家問了一句。
“差不多要差3天吧。區別主要在於嗜屍型昆蟲到達屍體的時間,廄腐蠅在低溫的情況下,到達時間會延遲。另外,這個屍體還被移動過,屍體在第一現場的覆蓋或許較大。”江遠大致的解釋了兩句,再道:“這裏麵就引出一個問題。”
眾人自然看向江遠,也沒人跟江遠探討法醫昆蟲學的內容了,這東西的難度跟法醫人類學是有一拚的,而在場的大部分人,對於法醫的了解都隻到表麵。
江遠翻了一下卷宗,道:“當時的案件負責人,基於受害人的死亡時間,將案發時間主要定在了4月21日以前,且以17,18,19三天為重點,而以新的死亡時間來判斷,受害人此時還沒死呢。”
“受害人是4月17日失蹤的,這也是確定死亡時間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萬寶明好像是在為前代法醫解釋,實際上,是幫江遠背書。
受害人的死亡時間的判斷,更多的可能是基於失蹤這件事,而做的判斷,並不是完全的基於法醫學的科學判斷。
這樣想的話,大家就更願意接受江遠了。
江遠也不囉嗦,直接道:“我更傾向於受害人,是在4月22日死亡的。”
“4月17日失蹤,4月22日死亡,這中間的5天,死者去哪了?”萬寶明撓頭。
在場的許多刑警都在撓頭。
“我覺得可以順著這個方向找一下。”江遠道:“死者總得有一個落腳的地方,而且,他出門也隻帶了很少的錢,自述是出門買煙,這樣的話,應該是有人帶走了他,大概率是熟人。”
“原先的專案組的偵查方向是陌生人作案,類似於強悳奸殺人。這是兩個思路了。”餘溫書皺了一下眉,又鬆開了。
如果現案的專案組的偵查方向確實是錯的,那這起積案被偵破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江遠點點頭,道:“原來的偵查方向,是設想死者被雞奸,然後被殺死。犯罪地點臨近拋屍地點,死者自然也就不需要錢,不需要住宿等等了。”
“但是,要是將死亡時間更改了,死者總不能在村外呆5天時間不回家吧。促使他離開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熟人出現了。”
大家聽著江遠的話點頭,情緒略略振奮了起來。
熟人,至少數量有限,再查一次人際關係,說不定就能有收獲。
“死者沒有留下住宿記錄,那他要麼住在熟人家裏,要麼就是在小旅館住著,這方麵,我覺得可以找治安支隊的人一起,問一下附近的小旅館。”一名新加入專班的警員積極的舉手報名。
“可以。”江遠同意了。
“既然離開村子了,那可以查查離開前後時間段的監控記錄。我找圖偵支隊的問一下。”
“可以。”
“人際關係也要重新查起來嗎?”
“可以。”
專班裏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的,就自己把任務給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