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群島,“勇武暗沙”以東六十四海裏處,考古研究所聯合地方文協辦組織的大型水下考古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七八個潛水員,有的抱著“吸沙管”在水下作業,有的則是將暴露出海床的文物拍照後小心翼翼地打撈出水。
在不遠處一艘比較大的漁船上,研究所年過六旬的於教授穿著一件白色二股筋背心和灰色大褲衩,腦袋上戴著一頂海南標誌性的竹編鬥笠帽,脖子上還圍著一條髒兮兮的擦汗毛巾,看起來完全不像一位學者,倒像是一個地裏幹活的老農民。
此刻於教授正眯著眼看著手裏一隻滿是鹽漬的青花瓷小碗,對身旁的學生道:“看到這器型了吧?標準的明中期特征,雖然隻是民窯所產,但做工已經很是精細了。”
一旁的學生詫異的問道:“一號遺址是宋朝的,二號遺址是唐朝的,這回這三號遺址竟然又是明朝的,幾艘沉船離得這麼近,難道這裏以前是海上的商道嗎?不是從西沙那邊入交趾(古代越南)的嗎?”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幾個朝代是曆史上與外界商貿最頻繁的時期,不排除這條商貿航線是前往呂宋、爪哇等東南亞地區的。這幾個遺址還沒什麼,四號遺址那艘海船保存比較完好,有著元代海船的明顯特征,這是多麼珍貴的發現啊,我都可以想象得到,出水後的文物一定會引起考古界的轟動。”於教授激動得聲調都高了八度。
“教授!出事了!”一條橡皮艇自遠處快速駛來,上麵一個還穿著潛水服的黝黑青年大老遠就喊了起來,所有人心裏都是“咯噔”一下,他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四號遺址的沉船位置很是特殊,那是一片海底斜坡,坡度已經達到了五十度,離水麵有三十多米的深度,這已經幾乎是水下考古的極限深度了,關鍵是沉船周圍的海床泥沙鬆散,在考古作業過程中稍有不慎,沉船就有可能會向下滑去。
斜坡下麵是片海盆,聲呐顯示平均深度是三百米左右,這已經超過了潛水員的深潛極限,如果沉船滑下去了,那就基本等於不會再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果然滑下去了?”教授的聲音有些顫抖,而那潛水員則是渾身濕漉漉的上了甲板,一麵喘著粗氣一麵自責的點了點頭。
於教授差點昏過去,結結巴巴的說道:“怎麼這麼不小心啊!”
事已至此還能說什麼?就算是把這潛水員掐死也是無濟於事的。於教授不愧是常年組織野外考古工作的資深專家,應對緊急情況的經驗很是豐富,他雖然心疼,但還並沒有亂了方寸,趕忙對一旁的學生道:“開船,我們靠上去,用聲呐尋找一下沉船現在的位置,然後再用水下攝影機器人看一下沉船的情況如何了。”
考古隊的氣氛一下子從之前的興奮和熱烈變成了沮喪和忐忑,聲呐顯示,沉船已經滑到了一個非常深的地方,有二百五十多米。
考古隊的水下攝影機器人是非常先進的,下潛到這個深度沒有問題,但是一看之下,所有人的心都是涼了半截。
沉船因為下滑坡度太大,已經倒扣了過來,早已被海水腐蝕得糟朽的船體碎裂,在翻覆的時候便已經解體,船中貨物散落得到處都是。
“這……這是造了什麼孽啊!”於教授拍著大腿痛心疾首,就差要嚎啕了。
“哎!這是什麼,閃亮亮的?”操作水下攝影機器人的學生突然叫了一聲,讓於教授的悲聲戛然而止。
他掏出手絹抹了一把臉上的老淚和汗水,將眼鏡往鼻梁上一架,猛地湊到了電腦屏幕前,一雙眼睛竟是漸漸的亮了起來。隻見海床的泥沙中露著兩寸長一小截尖尖的赤黃色金屬物體,上麵還鑲著大顆的珍珠,一看就知道絕對是寶物。
於教授拍拍那學生的肩膀道:“小心一點,操縱攝影機器人,用它的螺旋槳葉吹掉一些浮沙,看看那究竟是件什麼東西。”
學生一臉的興奮,輕輕地移動著操縱杆,片刻後,吹起的泥沙塵埃落定,一截半尺長赤黃色金屬小塔的一部分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上麵鑲嵌著各種珍珠、瑪瑙、硨磲等寶石,華貴無比。
“這是舍利子塔啊!”一群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叫了出來。
“這是風磨銅的嗎?”學生看著這小塔的顏色問道。
於教授白他一眼道:“你又上課玩兒手機了是不?這是黃金,古代因為提煉技術的問題,黃金純度不夠,所以不管是出土的還是海裏的,都會有氧化層,就是這種發紅的顏色,全部純金不太可能,要不然重量更重,絕對會全部沒入泥沙,我估計八成是鎏金的,這件文物應該叫做‘七寶鎏金舍利子塔’。”
他深吸了一口氣對一旁的潛水員道:“這是無價之寶啊,無論是它的藝術價值還是考古研究價值都是無法估量的,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這座舍利子塔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