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辦學堂的事兒,朝堂上自然又是吵了好幾天。
最後皇帝一錘定音。
每個鎮上開辦一個女子學堂一個男子學堂。
送女子上學堂可以減免一個人的捐稅。
送男子上學堂,考上功名好處多多:見官免跪、免除賦稅、免除徭役、刑法優待、穿戴特權。
一句話,家有男兒考上了功名,免掉的不止是一家子的捐稅,甚至可能是一族的。
從此整個家庭都會平步青雲,讓人敬畏三分。喵喵尒説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有這樣的宣傳,待各鎮上學堂籌建起來後,報上來的數據就很可觀了。
適齡女童入學率也高達百分之八九十。
實在沒送來上學堂的,要麼是孩子本身體弱,要麼就是路途離鎮上遙遠,實在沒辦法來。
對這種情況,白素素也隻能一聲歎息了。
畢竟,她不能夠做到普及,更不能說是接受教育是未成年的權利和義務。
現實是困難重重的。
能改變一些孩子的命運她已經了不起了。
在女子學堂的教材上。
白素素要親自參與編寫。
她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三從四德。
要不然,估計著口水都得噴死她。
白素素選擇一些小而精,簡而明的故事慢慢的給女孩子們樹立一個觀點:女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學會拒絕,要有自信,要慢慢的學本事讓自己也可以掙錢求生存。
比如女子醫學院的個別具有代表性的女孩子,從丫頭到女大夫的故事就很勵誌。
白素素相信,經過多年的熏陶和努力,這一批女孩子的命運能得以小小的改變。
她從來不做夢一下就能改變多少。
更不敢一下就邁大步,說考女狀元之類的事兒。
而事實上,在古代幾千年的封建曆史上,女狀元也隻存在戲劇裏。
女詩人女詞人也沒有考取科舉的權利。
在政治舞台上站得最高的女人是武皇,也因為有武皇,才有一個上官婉兒成為女子們羨慕的對象。
其他的想都別想了。
白素素也知道自己做不到這一步。
所以不去勉強。
醫療教育衛生,下一個目標。
白素素要改變世人的衛生習慣。
在她做了前麵的鋪墊後,就會發現,後麵的推廣不會那麼難了。
首先來講,女孩子們頭上的虱子問題。
除了官家小姐丫頭頭,絕大部分的窮人家的孩子頭上都長滿了虱子。
進女子學堂的第一天,女先生們要教導的就是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
窮人家的孩子,哪來那麼多衣服可換。
那也不要緊,每七天會休沐一次,你一件衣服穿上六天,留一天時間讓你洗洗涮涮曬幹烘幹。
頭發和指甲,則是經常可以檢查。
衛生做得好的孩子,一學年結束的時候會有獎勵。
具體獎什麼,提前透露一下,或許是一件衣服,或許是一百文錢,也可能是別的。
想一想,有實物的誘惑,孩子們誰不想得這個獎。
“主子,您真是用心良苦。”
建這些學堂是趙大人一手在籌建。
一項項的命令也是他頒發下去的。
但是,真正的擬定者是白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