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跟三叔公息息相關。
在很早的特殊年代,那時候婚嫁並不像現在一樣遵循法律跟道德,山中少女性,很多大山裏的漢子到了四十多都娶不到妻子,共妻跟□□並不少見,那時雖不倡導,卻也無力阻止,尤其是大山裏。
那時候,有些窮苦人家窮得飯都吃不起,就把女兒嫁出去換牲口糧食或者錢財,有些女兒也為了救家裏被迫或者主動成為受害者,童養媳也是產物之一。
但夾雜在這種特殊時代的封建風俗之中的是另一種不堪的手段——拐賣。
它掩蓋在這些習俗之下,一些女性由此進入大山之中。
三叔公當年家窮且木訥,村裏少女兒嫁娶,他的父母隻能從大山外買來一個女子,也不知是運氣還是其他,那個女子年輕秀美非常,來時別的沒有,卻一副懵懂樣子,但一直死死拽著自己的布包,她如同木偶一樣嫁給了三叔公。
但三叔公很喜歡她,無所不依,見她害怕村裏的人,寧可原來村子,用自己的手藝在山頂建了房屋,與她安生度日,後來三叔公覺得老在山裏不安全,他想把她帶出大山,所以時常出山給人做木工,但他沒想到她會早產,等他匆匆趕回去的時候,她已血盡而死,隻留下一個男嬰。
從那以後,三叔公就有些渾渾噩噩了,在他父母相繼去世後,他獨身撫養兒子長大,把他送出山外讀書,但他沒想到那個小時候虎頭虎腦十分可愛的兒子會為了賺取暴利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一天我進山采蘑菇,撞見他們倆父子吵架,他罵他兒子,他兒子卻說外麵的房子要打工百八十年賺回來,沒得房子就沒有老婆,難道要像他一樣一輩子龜縮山裏當個沒用的木匠但後來,他兒子就拐回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娃當作妻子,天天打天天罵,好幾次要把她關籠子,那女娃後來就被打傻了,沒多久肚子大了”
“再後來,也就是那年他們家就燒起來,全家就他跟那隻貓活了下來。”
老嫗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還有些避諱,之所以避諱,是因為她年紀大,或許很早就看透了真相。
因為看到了罪惡,也看到了悖逆人倫的地獄。
韓珖起身的時候,聽到身後老嫗若有若無一句,“那天我在溪下洗衣服,看到了一副棺材飄出了山去。”
韓珖回頭,隻看到那老嫗顫顫悠悠走進昏暗的老屋,身形佝僂。
為了調查那個被送出山的女子身份,排查從前的拐賣失蹤案,韓珖特地去山頂的木屋,他看了一遭,在內屋的櫃子裏看到了一個被保存得極好的布包。
布包裏麵有東西,他打開看,看到了兩三本書。
他抽出看,有些怔,裏麵夾了一張發黃的紙,好像寫了很多年。
歪歪扭扭的大字,極醜,比小學生還不如。
這個手藝精湛的木匠用好多年才從妻子那學會的字寫下了這樣一行字——我想送你回家。
韓珖終於明白了在這個為火燒傷狀似惡鬼的老人身上發生過這樣的事。
為何他說自己不是好人。
殺子。
這是他一輩子都難贖的罪孽,但他救了一個人。
站在空曠山林中,眺望遠方,依稀能看到山林之巒,溪隱如緞。
在很多年前,曾有一個老人處決掉了罪孽深重的獨子,將一個無辜的女孩放進了棺材裏將她送出這座荒僻的大山,又從屍坑中挖出另一具女屍當作替代,以此隱瞞過其他人販子的耳目,他舉著火把走進兒子的居所,點燃一處處,他沒想離開,他想一起死在那的,但他在火焰中聽到了貓叫聲,那是當年兒子在外他獨守山林時無意間救下的小黑貓,它竄了進來,從火光的縫隙裏朝他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