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你快來看看,你二哥怎麼還沒醒?”
原本以為太子已經醒了的康熙,有些焦躁地催促胤禛。
胤禛也湊過去看了看,對康熙道:“二哥體內的邪氣已經去盡了,其餘的就交給諸位太醫吧,他們才是這方麵的好手。”
此時康熙理智尚在,聞言急忙招呼幾位禦醫,“快過來給太子看看。”
“嗻。”
幾人以孫太醫為首,輪流給太子診脈。
孫太醫一接觸到太子的脈象,先是驚訝,接著是擔憂,而後又露出些微的欣喜。
康熙的心緒也隨著他表情的變化而上下起伏,直到他的手離開了太子的手腕,才迫不及待地問:“如何了?”
聽見這一聲詢問,孫太醫欣喜的神色一僵,緊接著就露出了惶恐之色,急忙道:“回萬歲爺,太子爺的身子虧空的厲害,需得好生進補。”
“太子身子虧空,你高興什麼?”康熙蹙著眉,看向孫太醫的目光就像兩柄利刃,刺得他心驚膽戰。
“回……回萬歲爺的話,臣……臣隻是……”孫太醫不知道該怎麼說。
一旁的胤禛怕耽誤了給太子進補的時機,急忙出言解救,“汗阿瑪,先前幾位太醫都看不出二哥的脈象有什麼問題,如今能看出來了,也就有了救治的方法。兒臣想,孫太醫正是為此而高興。”
孫太醫忙道:“不錯,不錯,正是如此,還請萬歲爺明鑒。”
說完,他感激地朝胤禛笑了笑。
雖然這是大實話,但若是由他自己說出來,難免有推避之嫌。
偏康熙有生性多疑,就算當時信了,事後再想起來也未必不會懷疑。
康熙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行了,快去擬方子吧。”
“嗻。”
孫太醫轉過身後,才敢悄悄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等另外幾個太醫都診過了脈之後,幾人才商量著擬了一張方子遞給了康熙。
“請萬歲爺過目。”
這個年代,醫生的地位已經大大提高,讀書人中也常有“不為名相便為名醫”的誌向。
所以,達官貴人們便也跟風喜歡看些醫書,康熙這個什麼都想學一點的皇帝,對於醫術自然也有所涉獵。
因此,無論是民間大夫還是宮廷禦醫,在給貴人們治病擬方的時候,都會投其所好,在擬定的藥方上留下一兩處容易發現的破綻,以便滿足貴人們的虛榮心。
康熙接過藥方看了看,指出了其中一兩味藥材,讓他們換上了更合適的,便吩咐太醫去親自煎藥。
這個時候,一陣困倦之意突然席卷而來,康熙禁不住打了個嗬欠。
胤禛眸光一閃,擔憂地勸道:“行阿瑪日理萬機,想必已十分困倦,不如先回去休息吧。這裏有兒臣守著,待二哥醒了,兒臣會立即讓人去通知汗阿瑪的。”
“不了,朕就在這裏看著。”
然後,他不等胤禛再勸,便對梁九功道:“通知下去,明日罷朝。”
“嗻。”梁九功立即應了一聲就退了出去,讓人守著宮門,通知眾大臣明日不必上朝。
雖然康熙是一個十分勤政的皇帝,但是太皇太後、太後和諸位皇子生病的時候,他罷朝親自照顧也是家常便飯。
因此,見康熙為照顧太子而罷朝,司空見慣的梁九功是半點遲疑都沒有。
因為他知道,此時此刻,誰都勸不了康熙。
胤禛不禁垂下來眼皮,睫毛微微顫動。
——如此矛盾的康熙,讓他的心緒也跟著矛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