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妃被禁足,又關小四什麼事?”太子是真的疑惑。
榮妃被禁足,他是知道的,畢竟是妃位娘娘被禁足,而且還是一禁半年,縱然太子不愛打聽後宮的事,也有所耳聞。
但因著是康熙的後宮之事,自唐朝以來,世人就忌諱兒子關注父親的後院,太子也就沒讓人細打聽。
可是,他不讓人細打聽,卻不代表一心想要做太子心腹的何玉柱會放過這條消息。
看,這不就用到了嗎?
他就把自己打聽到的,關於那天在慈寧宮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當然了,因為太子更喜歡四阿哥這個弟弟,作為最急太子之急的好奴才,何玉柱的敘述雖然算得上是客觀,卻也難免會偏向四阿哥。
太子聽完都無語了,“這榮娘娘……委實太蠢了些。”
與此同時,他對德嬪的感官也好了幾分。
就憑她寧願得罪榮妃也要替四弟出氣這一點,就讓太子刮目相看。
“榮娘娘被禁足,分明是自食惡果,老三也真有臉遷怒四弟。”太子起身來回度了幾步,怎麼想都覺得不該讓四弟白吃了這個虧。
他沉吟了片刻,招手叫來何玉柱,“你去,找人把這個消息傳到乾清宮去。待汗阿瑪發作之後,再把消息透到延禧宮去。”
頓了頓,他又補充了一句,“這消息不必傳得太急,等三日後,汗阿瑪舉辦的珊瑚宴過後,再往乾清宮透露。”
以太子這麼多年對康熙的了解,汗阿瑪最喜歡看自己的兒子兄友弟恭。若是知道了胤祉將弟弟連人帶禮物打出去的事,定然會發作一通的。
至於把事情壓到珊瑚宴之後再爆出來,不過是太子為了保險罷了。
想想看,康熙前腳剛因四兒子送的東西在宗室重臣麵前大大地長了臉,後腳就得知自己的三兒子居然嫌棄四兒子送的東西,心裏會怎麼想?
以康熙的自負自我,發作三阿哥是一定的。
而且榮妃蠢鈍,又因早年多次喪子而對胤祉過分緊張。若是知道自己禁足之後,自己兒子就又被皇上罰了,一定會覺得是別人看她失勢了,就開始謀算她的兒子了。
隻要她開始疑神疑鬼,太子相信,後宮那些娘娘們自然會接手後續,給榮妃母子一個畢生難忘的教訓。
對此,太子對永和宮的德嬪十分期待。
=====
果不其然,康熙用胤禛獻上的珊瑚大大長了臉麵,還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真命天子,所以這樣的稀世珍寶才會自動往他身邊來,無形中鞏固了一波皇權,正是誌得意滿,也正是對胤禛這個兒子好感度極高的時候。
驟然得知此事,他自是勃然大怒,將胤祉也禁足了,還罰他抄寫《禮記》五百遍。
這一次還限製了時間,命他在禁足這半個月之內抄完。
胤祉委屈的直哭,卻又不敢違背汗阿瑪的命令,隻能抽抽搭搭地禁足抄書。
然後,何玉柱就把三阿哥如何被罰,處境如何淒慘,加倍描述給了延禧宮的人。
得知自己兒子在受苦的榮妃哪裏還坐得住?
幸而有三公主一再安撫勸阻,又是哄又是嚇的,才讓勉強按住了她,沒讓她鬧起來。
隻可惜,因著榮妃才幹不足,延禧宮並非鐵板一塊。她在宮裏哭自己母子命苦的事,還沒過夜,就被各宮的眼線傳回了自己真正的主子那裏。
不出太子所料,德嬪果斷出手了。隨後,宜妃也緊跟其上,推波助瀾了。
溫妃和惠妃雖然沒有摻和,但也對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便收集一些德嬪和宜妃出手的證據,穩坐釣魚台。
很快,榮妃就和三公主鬧翻了。
起因是三公主一直安撫榮妃,三阿哥的處境並沒有傳言中那樣淒慘,但沒過兩天,三阿哥就因為抄書過多,手腕腫了。
雖然康熙因此免了胤祉抄書的懲罰,但沒有免除禁足。當然,這一回為的是讓兒子好好養傷。
但榮妃不知道呀。
她就隻知道自己兒子都這麼慘了,皇上還要禁他的足,分明已經不在乎這個兒子了。
別有用心的人再隨意散播兩句謠言,說什麼太子是嫡長子,自然是皇上的心尖尖;大阿哥是皇上第一個立住的孩子,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一般;四阿哥的養母是皇貴妃,自然有養母替他在皇上麵前爭好處;五阿哥養在太後膝下,皇上孝順,給太後請安的時候順便也和五阿哥把父子親情培養了。
相比之下,就三阿哥排行不上不下,生母既不受寵,又沒有表親的情分,皇上自然就忽略了……
這些話說得似是而非的,說它不對吧,又有幾分道理;說它對吧,又委實冤枉了康熙。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榮妃信以為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