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 利劍出鞘(2 / 2)

姬胡當即下書:“準將軍所請。一應軍需,成周邑全力籌劃。”

多友接到下書,立即風風火火地開始了鐵騎輕裝。

一則,鐵甲裝改換為皮甲裝:外鐵皮內牛皮的厚重甲胄,改為單層牛皮胄;鐵釘密集的牛皮大戰靴,改為厚韌的單層野豬皮戰靴;戰馬披裝的鐵釘皮罩甲,改為輕軟的無釘羊皮罩;最重的銅鐵鞍轡,一律改為木製鞍轡。

如此一來,周軍騎士的甲胄由原先的五六十餘斤不等減為十餘斤不等,馬具由原先的五十餘斤減為二十餘斤,總共銳減七八十斤不等。

二則,隨帶兵器改變:重型攻防器械與大型機發連弩全部放棄,每個騎士隻有一長一短兩口精銅劍,一張臂張弩,三十支羽箭。

三則,每個騎士配備兩匹戰馬,一袋百斤裝的草料。

四則,全軍沒有輜重營,每個騎士攜帶十斤幹鍋盔,十斤幹牛肉,一皮囊胡人馬奶子酒。

諸般換裝事宜雖則瑣細,姬多友也隻用了十餘天。在換裝的時日裏,多友側重對留守的三萬重裝鐵騎做了巡視部署:一萬開赴桃林渡,扼住宋齊兩國突攻成周的咽喉要道,由衛和親自統領。兩萬留守,由公孫禹坐陣,榮夷為軍師參讚。重黎統領禁軍,專職司護周天子姬胡的安全不提。

“能否一戰而震懾四方,全在子良將軍了。”

“末將定不負大王所望!”喵喵尒説

暮色殘陽的曠野裏,姬多友向姬胡一拱手,激蕩著煙塵而去了。

時當深秋,姬多友的兩萬輕騎風馳電掣,四更時分便逼近到了鄂國最西邊的盤龍城。這兩萬輕騎悄無聲息地屯紮於山穀,沒有炊煙,沒有火光,沒有人喊馬嘶,若不走進這片密林,誰也不會想到這裏隱藏著如此一支即將卷起颶風的可怕大軍。

朦朧月色之下的黑黝黝的樹林裏,隻有一點微弱的亮光從山腳下彌散出來,那是姬多友聚將的一個幹涸了的大水坑。

“諸位,這裏是鄂國西境盤龍城,距我軍隻有十五裏!”

一張羊皮地圖掛在粗大的樹幹上,一支火把搖曳在樹旁的司馬手上。姬多友站在樹下,長劍圈點著地圖對三十餘名百夫長以上的將佐做著部署。

他的聲音低沉而短促:“我軍要在十日之內,連下五城!盤龍城,魯台邑,角城,桐邑,舊鄂都。也就是說,十個晝夜之內,我軍要從大江西岸打到東岸,大回環東撤,再回師成周邑。此戰隻破城,不占地,不掠財!當然,補充糧秣除外。城破即撤軍,不許戀戰!我軍之所圖,隻在展示成周八師之霹靂雷電之戰力,震懾鄂國與齊國不敢輕舉妄動,聽明白沒有?”

“謹遵將令!”

整齊一聲低吼,立即肅然無聲。這是說,人人明白此戰要旨所在。

將佐們各自散去了。就在姬多友聚將的短暫時刻,兩萬騎士已經完成了冷吃戰飯,喂馬刷馬以及整修馬具等種種事體。

身為騎兵,無論是戰時還是在平時,總是將戰馬養護看得比自己吃喝更要緊,在他們眼中,戰馬乃是與自己共赴艱險的患難兄弟。

在這頓飯晨光裏,騎士們幾乎人人都是嘴裏嚼著幹牛肉,牽著兩匹戰馬大步匆匆走到河邊,一邊與戰馬絮叨著,一邊檢查著馬蹄鐵與鞍轡等等。若一切完好,便立即用卷起的草刷蘸著河水刷洗戰馬。戰馬們依偎著自己的主人,一身輕鬆卻又不能縱聲嘶鳴,隻能蹭著人噅噅噴鼻,親昵得如血肉兄弟一般。

眼見營將匆匆歸來,士兵們立即牽回戰馬各自歸隊,百夫長與都尉們尚在大啃大嚼地吞咽,全數騎士們已經整裝上馬了。

及至馬隊卷出山穀,啟明星尚在天邊閃爍著亮光。

盤龍城的城門剛剛打開,一場暴風雨驟然降臨了。姬多友的輕騎兵分作四路,同時猛攻四座城門。

城頭守軍睡眼惺忪之間,剛剛放下吊橋,出城進城的人流還在疏疏落落的時候,天邊原野突然傳來一陣怪異的悶雷聲,接著便是疾速飄來的紅雲。

驚愕懵懂的城頭士兵還不明白究竟該不該稟報將軍察看,赤紅的雲團陡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呐喊飛壓了過來。

。您提供大神湛兮若存的西周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