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侯低著頭不肯應答,召伯虎向姬胡努了努嘴。姬胡受到鼓勵,壯著膽子問道:“你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直接對本太子說吧!”
“諾!”隨侯似乎就是等姬胡的這句話,再叩首道:“我隨國乃姬姓本支,在江漢諸國中爵位尊崇,地域最廣,理當為周室擔當更多守護之責。百年來,我們世代看護從銅綠山到鎬京的‘銅錫之路’,從無差錯。可是那鄂國卻是不爭氣的,這回險些丟了銅綠山,葬送了我大周國脈所在。因此,臣想------”
他抬頭用試探的眼神看了看召伯虎與姬胡,見二人沒有接話的意思,隻得自己接著說了:“臣想著,若是這銅綠山能掌握在我姬姓自己人手中,豈不比異姓強上百倍?何況鄂國經此一敗,幾近亡國,這回王師與江漢諸國幫他鄂馭方守住了銅綠山,那下回呢?他們還有能力抵擋住楚人的再次進攻嗎?”
召伯虎頭腦中掀起一場風暴。不得不說,隨侯所說的正是他這些天所思慮之事。鄂城已失,大半國土已入楚界,接下來怕還得另辟地方重新建國。經此一劫,若銅綠山仍劃歸鄂國,而楚人對它誌在必得,肯定會卷土重來。到時,山河殘破的鄂國還守得住這座大周第一銅礦嗎?
隨侯雖貪婪,但畢竟是姬姓血脈,且實力在江漢首屈一指,將銅綠山歸屬於隨國,於周室是有大大的利好的。可是------鄂馭方豈會善罷甘休?這也是他鄂國的命根啊!
隨侯善於察言觀色,看召伯虎的臉色似有動搖,馬上再加一把火,說:“若銅綠山能歸於我隨國,臣必當盡心竭力守之。就是戰至我隨境最後一人,也決不退縮。”
召伯虎終於打定了主意,他對隨侯說:“大王雖賜我便宜行事之權,然此事過於重大,虎不敢擅權。這樣,隻要隨侯您能領兵與我會師,共同擊退楚軍,立下不世之功。便可隨我一同前往鎬京向天子獻捷,到時你再提出此請,虎與吾父定會為你說話。你看如何?”
大戰勝後封賞有功諸侯乃是大周立國以來的慣例,召伯虎這麼說,這事就是差不多成功一半了。隨侯再將目光轉向姬胡,這孩子早被召伯虎調教成精了,馬上應聲:“本太子也定會在父王麵前為隨侯美言。”
隨侯大喜過望,伏地再拜:“臣多謝太子殿下!多謝王使大人!臣立刻打點拔營,明日正午前一定趕到銅綠山腳下!”
正值晌午,雖然時令已是夏末初秋,但刺眼的太陽曬得江漢大地一片滾燙。武士們耐不得熱,紛紛脫去身上的牛皮鎧甲,斜搭在馬背上。召伯虎隻覺心中鬱悶,也解下自己的生牛皮軟甲,憤憤地狠抽了幾下馬鞭。胯下的棗紅馬撒開蹄子跑了開去,隨從們雖個個口幹舌躁,卻也不得不跟隨上去。
姬多友上前拉住他的韁繩:“子穆,你心裏有氣也不能朝馬撒呀!再這麼跑下去,咱們和馬都得累死!”
召伯虎這才回首,見人人風塵仆仆,無精打采,尤其是姬胡,累得大口喘氣,在馬鞍上蹭來蹭去,也覺於心不忍,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那就在這裏歇歇腳吧!”
他這話剛一出口,隻見姬多友把馬鞭丟給自己的衛兵,親手扶姬胡下馬,並拉他到了個僻遠些的地方,二話不說就跪了下去:“太子殿下請恕罪,臣不知殿下身份,連日來多有冒犯,還望殿下海涵!”
姬胡忙扶起他來:“多友大哥說什麼呢?這些日子以來相處甚歡,你這樣倒顯得突然生分了。以後,你還是叫我胡弟吧!”
“不敢不敢,太子殿下!”姬多友連聲說道。那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可把召伯虎給逗樂了,他抓了一把土撒向姬多友,笑道:“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兒!他不過是個孩子家,你就怕成這樣?等他當了天子,你還不縮到地裏去?”
姬多友也不遑多讓,馬上拔了一把草扔到召伯虎臉上:“你還說呢!這一天天的,你瞞得我好苦!要不然,我敢跟太子殿下稱兄道弟的?”想起自己還曾說過“庶子”之類的話,姬多友就恨不得鑽到地下去。
這一番打鬧之後,召伯虎心口的鬱悶之氣倒是一掃而空,他甚有感慨地說:“若是我大周的諸侯臣子個個似你這般忠誠坦蕩,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