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學員背的都是對的!
這太簡單了,對她來說,易如反掌。
不過林楓又說到:“好吧,你來講解一下這首如夢令,寫的是什麼?”
那學員點點頭,說道:“昨夜雨雖然下的稀疏,但是風卻猛吹不停。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麵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舊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季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這學員倒是把譯文給背了下來,她想,這樣解釋,應該不會錯了吧?
林楓點點頭,卻緩緩說道:“你隻是知道譯文,你還要知道這首如夢令為何會這樣寫,詩人的心境到底如何?”
那學員搖搖頭,有些羞愧!
她們能把唐詩宋詞600首全部背下來,已經很不容易!
再加上背翻譯的譯文,也更難了。
如果還要知道這麼多,肯定是沒辦法的!
“楓哥,你給我們解釋一下吧!”
陳慧婷帶著甜美的笑容,舉手對林楓說了一句!
她發現,隻要有林楓在的地方,就非常的美好,就是天堂!
林楓點點頭,說道:“16歲的少女李清照寫了一首詞,把這首詞悄悄放在父親李格非的房間裏!父親李格非在房間裏發現這首詞,驚為天人所做,把這首詞帶到了太學,讀給太學的同學們聽。太學的學子們聽完之後,讚不絕口!”
“其中有一位翩翩公子趙明誠,暗暗得意。因為他知道,這首詞,就是他喜歡的那個女孩子寫的。幾天之後,這首詞轟動整個東京汴梁,人們爭相傳閱!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寫法別致,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全詞曲折委婉,意境層層遞進。雖然隻有六句,卻幾度轉成,實時拓開一筆,並沒有像其他詞人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
“而是側麵通過聽覺,視覺等營造氛圍,從觀課現實,逐漸轉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一問一答之間,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一個不解潮濕,一個歎時光易逝。兩相對照,如花影搖曳,自有風姿翩然!”
“不過詞的美好,如果普成曲,會更加美妙。現在請我們的陳慧婷老師,一起和我演唱這首現今作者譜曲的,知否知否!”
林楓說到這裏,陳慧婷站起來,第一次感覺自己在唱歌的時候,會如此的緊張!
知否知否這首歌,她自然也會。
尤其是現在知曉了這首詞具體的寫了什麼之後,如果再唱知否知否,會更加的有感染力,更加的動聽!
陳慧婷站起來,走到台上,看著林楓,眼神有些羞澀,心跳加速。
林楓伸出手,她伸出玉手,和林楓手牽手。
兩人四目相對,一同開始唱了起來,雖然沒有伴奏,但他們的天籟之音,早已經勝過一切!
陳慧婷:一朝花開傍柳,尋香誤覓亭侯。縱飲朝霞半日暉,風雨著不透。
林楓:一任宮長驍瘦,台高冰淚難流,錦書送罷驀回首,無餘歲可偷。
合: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兩人的歌聲,纏綿悠長。
餘音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