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忙完了幹蕨菜的收購事宜,沈秋秋又開始著手準備種植西番蓮和板栗紅薯。
三月份扡插的西番蓮枝條已經生根成苗,可以移栽到地裏了;板栗紅薯苗則是通過農科站推薦的苗圃購買,價格也不貴。
這次種西番蓮,沈秋秋準備種26畝;村裏其它人家,林林總總加起來,計劃種植約190畝左右。
栽種西番蓮之前,沈秋秋特意請了農科站的技術員林曼華來村裏進行培訓指導。
新成立的合作社采用訂單式種植模式,和種植戶們簽訂了收購合同,這樣不僅保證了種植戶的收益,降低了種植戶的種植風險,也提高了種植戶種植西番蓮的積極性;
種植戶們隻管種植,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合作社也不用擔心貨源和品質問題;
兩相得宜。
村民們不理解什麼叫做訂單種植,沈秋秋費了好大的勁才跟他們解釋清楚。
七十多歲的老漢佝僂著身子問,“我們隻管種,到時候種出來的西番蓮直接賣給你,是這意思不?”
沈秋秋笑著點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我們對品質是有要求的,如果到時候種出來的西番蓮不好,歪瓜裂棗我們可不收。”
“放心,老漢種了一輩子莊稼,咋可能連野生野長的西番蓮都伺候不好。”老爺爺對自己種地的本事十分自信。
老爺子原本隻計劃著種2畝西番蓮,簽訂種植收購合同時,不由又有些後悔;
西番蓮秧苗都還沒種下地,這西番蓮已經賣出去了……早知道多種幾畝就好了;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可惜現在再去扡插育苗已經來不及了。
想要多種點西番蓮已經來不及,不過板栗紅薯苗倒是現成的;
於是,許多之前還在觀望的村民,紛紛找到合作社,表示想要種植板栗紅薯。
不用擔心銷路問題,種出來就能賣錢,村民們自然十分積極,幹勁十足。
“小花,那個啥板栗紅薯,我們家也想種五畝,你看行不?”
“我家還有片地荒著,也想跟著種一點板栗紅薯試試。”
“我家也還有幾畝閑田,隻要你們肯收,我種多少都行。”
種植板栗紅薯原本是計劃外的事情,不過村民們的種植意願十分強烈,沈秋秋表示要考慮考慮;
之後的幾天,沈秋秋找了陳悅怡商量,進行了風險分析和詳盡的市場調查;
綜合考慮之下,合作社又與村民們簽訂了300畝的板栗紅薯收購合同。
這次種植西番蓮的農戶一共33戶,種植麵積約190畝;
種植板栗紅薯的農戶一共58戶,種植麵積約300畝。
西番蓮和板栗紅薯的訂購合同加在一起,價值將近400萬。
清河村總共隻有一百來戶人家,這次差不多半個村子的人跟著沈秋秋一起幹。
看著辦公室裏厚厚的一摞收購合同,沈秋秋忽然覺得肩上的擔子有些重;
這一張張訂單,是自己事業發展的轉折點,也是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