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開學大典(1 / 2)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熏陶,陳衍剛剛穿越來的時候,和這些老百姓比,強不了多少,甚至會兩眼一抹黑。

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所以後世的一些東西陳衍可以搬運過來。

但有些東西是完全不適應現在的。

如果強行嫁接,很容易讓大梁土崩瓦解。

後世漢朝的最強外戚王莽,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很多人說他跟陳衍一樣,是一位穿越者。

他發明了遊標卡尺,改變了土地製度,製造出了新的貨幣,搞出了很多不符合那個時代的東西。

可是在陳衍看來,王莽不僅不是一位穿越者,反而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對於治理國家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推行一些新政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當下的生產力能不能適應這項政策,這才是重中之重。

拔苗助長並非是好事,反而是給自己埋了一顆大雷。

新朝也在短短一瞬之間,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有了這樣的一位前輩當反麵教材,陳衍自然不會犯這個錯誤,所以在推行田地改革的時候,陳衍很小心,

在把一些東西收歸國有的時候,陳衍也是胡蘿卜跟大棒一同使用,絕對不會急功近利。

在鏟除賀明空一黨時,陳衍也是徐徐漸進,先把自己武裝起來,手中有槍有炮,才有和別人掰手腕的資本。

如果當時陳衍頭腦一熱,直接下旨抄了這些大臣的家,並將一幹人員全部推出去斬首示眾。

那可想而知,此番的大梁朝堂會亂成什麼樣子,甚至,身首異處的還不是那些奸臣賊子,是他這個坐在龍椅上高高在上的君王。

有些東西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隻有你設身處地的去做了,你才知道這中間會遇到多少困難和艱難險阻。

現在想想,陳衍真是有些不甘,若是穿越來到這個平行世界時,再有個係統那豈不是yyds了!

陳衍在這站著,身旁還有那麼多帶刀的禦林軍在,百姓們不敢交頭接耳。

但能夠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來,之前的謠言他們已經不相信了。

皇上都站出來親自辟謠了,這還不夠真嗎?

“陛下,我等接駕來遲,還請陛下原諒!”

李長白趕忙開口說道。

皇上的身份尊貴無比,在車攆剛剛從宮裏出來的時候,便已經有小太監跑過來彙報,讓他們做好接駕的事宜了。

但剛剛他們幾位大臣商量的實在太過投入,這才沒站在門口迎接。

陳衍自然也是知道這點的,李長白對他的尊重,表現在行動上,而並非是在麵子上。

“好了,爾等都是朕身邊的股肱之臣,朕怎麼會怪你們呢,再說了,今天的重頭戲是人民大學正式開課,連朕也要稍微退讓一步的,當然,朕這次過來,除了給人民大學和你李校長撐場麵以外,也沒空手過來,朕禦筆親提了一幅字兒,以後就掛在人民大學的門口。”

陳衍話音剛落,便示意趙嬪妃將兩副字拿了出來。

第一幅字寫著,書山有路勤為徑。

第二幅寫著,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是後世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古今賢文·勸學篇》中寫下的經典,並被後世廣為流傳,成為了各大學堂私塾門口匾額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