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種水果的果農不可能自己拉著水果去市場零售,所以,早上起來的時候,寧國輝就已經打過電話給收購桔子的老板,臨近中午,一輛大貨車已經開進了村子,停在了寧遠家的門口。
車子一停穩,副駕駛座的門被打開,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青年人走了下來,看見寧國輝就奔了過來,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開口道:“寧叔,我可又來叨嘮你了。”
青年人名叫周亮,是個孤兒,早年間在江城內擺了一個水果攤,後來城裏的一些商販每隔一段時間就到下麵的鄉鎮上擺集攤,周亮也隨著大流開始到各個鄉鎮去擺。
那個時候寧遠家剛剛開始種桔子,種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每年收獲的桔子都是寧國輝直接拉到鎮上零售的,有一次拉過去的桔子攤位剛好擺在周亮平時來擺的位置上麵,雖然邊上的空位還是足夠周亮擺下攤位,但這還是讓周亮的心裏有點不舒服,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外鄉人嘛,剛準備過去理論一下,寧國輝擺好攤位就捧了一把桔子給周亮送了過來,說是自己家種的,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周亮剛到嘴邊的嗆聲又咽了回去。
之後的集市兩人的攤位總是時不時的擺在一起,慢慢的兩人也開始熟悉了起來,聊天時聽周亮說鎮上的小飯店燒的飯菜沒油水,下一詞趕集的時候,寧國輝就叫淩紅英多準備了一份飯菜,這雖寧國輝來說微不足道的舉動卻讓周亮感動的落淚,對於從沒感受過父母之愛的孤兒來說,這種關懷是他們最想要的。
後來周亮的水果攤越做越大,慢慢的開始給市裏的一些超市供應水果,生意做的越來越好,一發不可收拾。
周亮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自然和他的經商頭腦分不開,想起寧國輝給他吃過的桔子,發現了這裏麵的商機,就有了現在的一幕,從寧遠家的桔子林擴展之後,家裏的桔子都是周亮收購的,一來二去自然也就很熟悉了。
寧國輝也笑著迎了上去,道:“說什麼叨嘮不叨嘮的,你不來的話我們還著急呢,這麼快就趕過來累了吧?到屋裏先去喝點茶,等一下就能吃午飯了。”
“我可得喝金銀花茶。”周亮笑著道,回頭的時候看見寧遠正從院子裏走出來,走上去道:“寧遠,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我還以為這次來你肯定還在學校呢。”
以前寧遠家的桔子一般都在十一的時候才會下山,所以每次周亮來的時候寧遠都在家過十一的假期,他是知道寧遠還在讀大學的,至於到底讀的大幾,他就沒記得那麼清楚了,這次桔子提早下山,離十一的假期還有一段時間,他自然以為寧遠還在學校裏。
“我已經畢業了。”寧遠翻了翻白眼,道:“早上給你打的電話現在就到了,你不會是連早餐都省了就準備到我家大吃一頓吧。”
“還真被你說對了,我想著吃寧嬸燒的菜哪還有吃其他東西的胃口啊,所以一接到電話就趕過來了。”周亮嬉皮笑臉道。
“走吧,我媽知道你好吃,早就準備飯菜了。”
午飯準備的都是山裏人的家常菜,這是周亮的要求,他對山裏種出來的綠色蔬菜情有獨鍾,對那些肉類的食物倒是興趣缺缺,不過淩紅英還是燒了一條魚和一盤紅燒肉,這是山裏人待客的規矩,有時候,規矩這種東西是很難被打破的。
“寧嬸,你這手藝沒去大城市開家飯店真是可惜了,不然鐵定火。”周亮嘴裏塞滿了菜還不忘記恭維的道。
好話誰都愛聽,淩紅英滿臉笑容的道:“你喜歡吃就多吃點,嬸家裏其他的東西沒有,這飯菜可是自家種的,你想吃多少都有,以後有空啊也可以常來。”
周亮聽了淩紅英的話不停的點頭,嘴裏還嗚嗚了兩聲,因為滿嘴的飯菜,誰也沒聽清楚他說的什麼,等咽下嘴裏的飯菜,開口道:“我等的就是寧嬸您這句話,以後我少不得到家裏蹭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