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冬天,家裏也沒多少活要幹,安茜就又琢磨起賺錢的事。
穿越到這個時代,雖然改革開放的對這個西北內陸的小村莊還沒有多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不趁著這股春風做些什麼,安茜覺得是辜負了命運給她的安排。
但是到底能做些什麼,做為一個隻普通的小市民,她現在也沒有絲毫頭緒。
她手中沒什麼錢,也不好意思去找金葉嬸子要,就隻能先做些投入少的小生意。
本來打算擺個小攤賣小吃的,但在鎮上轉了一圈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除此之外,在這個資源比較匱乏的時期,農村好像沒什麼資源讓她利用。
正想的出神呢,金葉嬸子拿出一捆麥稈編起了麥辮,也招呼她一起編。
看著一根根麥稈在金葉嬸子手中靈巧的上下翻動,一會就編出來一截白白嫩嫩的麥辮。
她想起前的麥稈畫,以及一些麥稈手工編織品。
這些手工藝品在後世可是很吃香的,甚至出口到國外,很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安茜一拍手,對啊,她可以做麥稈畫呀。
安茜一直都很喜歡中國的民間工藝,尤其對於草編、麥稈畫、年畫、剪紙有濃厚的興趣。
看到那些在別人眼中可以隨便丟棄的東西在一雙雙粗糙的手中變成精美的藝術品,她深刻的感到藝術的魅力,她癡迷於這些古老質樸的藝術,當時她還拜了師傅呢。
做麥稈畫對她來說並不難,而且麥稈可以說是一文不值的存在,不需要投入什麼成本。
不過麥稈畫要畫框,小烙鐵之類的工具,一時半會也置辦不全。
但中華民族的藝術種類繁多,除了麥稈畫,可是還有很多東西都能用呢。
“娘,咱家有沒有玉米葉”安茜問金葉嬸子。
“玉米葉?”金葉嬸子看著安茜一驚一乍的,回答道,“剛掰完玉米,那東西不多的是,不過你要它幹嘛?”
“賣錢呀,”安茜笑眯眯的,推著金葉嬸子往外走,“咱家玉米葉放在哪裏,快帶我去看看。”
玉米葉還能賣錢?這丫頭該不會想錢想瘋了吧?
“你打算幹什麼?編墊子拿來賣?”
村裏人都會就地取材,用麥草啊、玉米葉啊編些鍋蓋、笸籮、餃子簾什麼的自己家用。
但那東西誰會買呀?隨便編兩下就能有的東西。
金葉嬸子到柴房了還在不停的嘮叨,“茜茜,那東西沒人要,你不要白費功夫了,娘這裏有錢,你別瞎折騰了。”
別看金葉嬸子一個人寡居,但她還真不缺錢。
她丈夫和兒子的撫恤金就夠她吃好喝好。
金葉嬸子還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雖然她一個人,種的地不多,但收成不比別人差。
更別提還有他兒子徐建華的戰友時不時的給她寄東西。
金葉嬸子不缺錢,村裏人都知道,但安茜不想啃這位善良老人的老。
她一邊撿著白淨整齊的玉米葉,一邊說,“娘,我知道您不缺錢,但我想要讓您過上更好的日子,讓大家都知道,我這個女兒您沒白過繼。“
她俏皮的笑了笑,“您就等著享福吧!”
金葉嬸子看著安茜充滿希望的臉,到底沒忍心再說什麼喪氣話,隻是笑著說,“那好,娘等著。”
這孩子平時一直寡言少語,難得有這樣開心的時候,就由著她吧。
反正也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就讓她折騰吧。
安茜挑揀著堆在地上的葉子,忙著把它們分類,軟薄一點的編籃子,硬挺一些的就做仿真花。
現在這個時候,家裏養的花能過冬的很少,為了圖喜慶,大家在過年的時候都會買幾盆假花擺在家裏。
那天在鎮上看到的假花真的很辣眼睛,自己做些仿真花應該會用銷路,安茜喜滋滋的想。
撿完葉子,看天還早,安茜和金葉嬸子說了一聲,去了鎮上一趟。
買了些針線、細麻繩、鐵絲、顏料、白膠等一些用來編織的東西。
回來的時候,又沿路折了一捆比較細的柳條。
所有的東西都買回來之後,她就忙著燒水。
現在的柳條、玉米葉是幹的,她必須把它們煮軟了才能用,而且煮過的皮延展性較好,皮質會比較軟,不容易發硬,製作的時候不容易裂開。
她煮的時候還加了些洗衣粉,主要是去除皮上的雜質和黴味。
玉米葉煮的時間也不長,五分鍾就可以了。
柳條就放在熱水裏繼續泡著,它比較難泡軟。
她又忙著調製一些顏色,然後揀葉子中最平整的一些進行染色。
金葉嬸子看著安茜折騰,也不管她,隨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