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章世子(1 / 3)

宣陽城裏的老百姓隻要一提起鎮北王府的小世子,無不搖頭感歎其人以後必定會是個欺男霸女的二世祖、魚肉鄉裏的紈絝子弟。這時候世子衛擎風不過是個年僅七歲的小孩子。

七歲的孩子擱在尋常人家,該是在學堂裏跟著老先生搖頭晃腦背誦聖人名典,或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開始為了養家做些活計了。

隻是這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王世子又怎會是尋常人家的孩子能比得了的?且不說鎮北王爺衛臻是先帝在時最為出色的八皇子,年紀輕輕就常年領兵在外,有攘外安內的赫赫功績,若不是因為先帝重病時他仍在北地,趕回京都時恰逢先帝殯天,皇三子衛清已控製京城局麵,雖衛臻領五萬精兵歸京,他卻對兄長俯首稱臣,如若不然隻怕今日的衛擎風就是那東宮之主了。

關於當年衛臻為何手握兵權卻將皇位拱手相讓的流言甚多,外人津津樂道,當事人卻充耳不聞安之若素。而新皇登基後,定國號靖安,頒布的第二道聖旨就是冊封衛臻為鎮北王,封地為漠北,卻特許留京,任兵部大司馬,掌軍國大事,是朝中唯一的實權王爺。人們都道這份聖旨充分體現了聖上對鎮北王的寵信。靖安元年,二十二歲的鎮北王迎娶了號稱衛國第一美人的相國府嫡出大小姐,十裏紅妝為京城一道盛景。隻是有傳聞道這相國府大小姐本該嫁的,卻是當年的三皇子,現如今的天子。於是,一段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傳奇佳話在京城裏經年不衰,茶樓裏曾風行改編的話本。

靖安二年,鎮北王府上就添了新丁,取名衛擎風。鎮北王對王妃情根深種,自此從未抬過側妃納過妾,隻願與王妃一生一世一雙人。隻是王爺夫婦如此恩愛,王妃卻沒有再孕,所以這衛擎風就成了鎮北王府唯一的繼承人。在其三歲時,靖安帝下旨確定了衛擎風的王世子身份。小奶娃衛擎風在京城的身份說不得比他那些貴為皇子的堂兄們更尊崇。

衛擎風六歲時,鎮北王將他送到至太史院學習。太史院是衛國赫赫有名的學堂,算得上是衛國的國學府,自衛家祖宗建國伊始就開始辦學,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曆史,為朝廷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太史院有三個學堂,分別為啟蒙堂、科試堂及殿中堂,三堂再根據入學者的學習進度分班。啟蒙堂收的學子都是十二歲往下的;科試堂則是沒有年齡要求,過了鄉試且在京城有關係或者有銀錢的外地學子、京官的後裔等均可入學;而殿中堂則是過了會試前一百名,無論是不是京城裏的、也不論家世錢財,均可免費入學殿中堂,為殿試和為官做準備。

現如今,太史院的啟蒙堂的大多是些如衛擎風一般的貴門公子。衛擎風小時就比別家孩子長得快,個頭一直比同齡孩子高出小半頭,再加上顯赫的家世,他一入學院,儼然就成了裏頭的小霸王。平時使個絆子鬥個毆,學院裏的先生也是不敢隨意嗬斥的。偶爾有老先生的長須被拔下來好幾根也隻敢瞪瞪眼教導幾句,戒尺那是從不會打到衛擎風身上。好在六歲的孩子鬧歸鬧,也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兒來,先生們便也都忍了。他們看著衛擎風鬼畫符一樣的字,心想,反正就算這王世子以後大字不識幾個,那也是鎮北王的唯一繼承人。隻得歎一句,便把訓誡的心思放在了一邊。

可是先生們的心放得太早了。這才一年,七歲的衛擎風就厭惡了學院枯燥的生活,每日折騰得厲害,學堂裏的先生沒一個能鎮得住他的,衛擎風除了有些怕他那個皇伯伯跟他父王母妃之外,已經算是無法無天。

這天,他又帶著大將軍府和尚書大人家的兩個小公子翹了李夫子的課去後山逮蛐蛐了。回來以後也不知怎的,三人就溜進了太史院的後院廚房裏。待三人把廚房弄得一塌糊塗正準備回去睡一覺的時候,一時間濃煙滾滾。原是這三人不知是誰在廚房搗亂時不小心把油缽碰倒在灶台上,那灶裏的火還未滅,旁邊又堆著幹柴木,一會兒功夫就燒起來。正是仲秋天幹物燥之時,火勢猛然就大了,火舌更是朝前麵的學院舔去。其他兩個小公子被嚇住,忙跳腳高喊“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