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後沒多久,三皇子夏祥就舉行了成婚儀式,娶的是忠順親王的外甥女裴氏,也是出身王侯之家。
南柯國有製,凡皇子、公主,必得成婚、出嫁之時才能獲得封號,皇子也才能出宮建造自己的府邸。
三皇子完婚不久,便被聖上冊封為裕王,並於宮外建裕王府。
與此同時,甄太妃接到來自江南的家書後身體就開始欠安,後來更是終日纏綿病榻。
聖上憂心太妃的身體,便命江南甄家進京探望。
賢妃亦是焦焚不已,無他,而是她深知依照聖上對太妃的感情,到時太妃萬一有個好歹,少說一、兩年內見不得婚嫁事,申椒已經十八,再拖兩年,可就到二十了!
原先她說申椒“老姑娘”或許有些言過其實,可要真到了二十再論親,會叫人笑掉大牙的,即便嫁進去了,也難免會因此事成為他人的談資。
這是她這個做姑母的不想看到的。
鹹福宮。
“姑母!”
賢妃見申椒到了,忙將她拉到一邊坐下,隨即將太妃病重一事跟她大概說了一下。
申椒自小在宮中長大,自然聽懂了賢妃的弦外之意,因著心中有事,於是低了頭,不發一言。
賢妃見她默不作聲,愈發焦急。
“你怎麼回事?平時大大方方的,怎麼這種時候反倒扭捏起來?”
申椒張了張嘴,想開口,可話到嘴邊又停住,如此反複,把一旁本就心焦的賢妃急的無可奈何。
“你這孩子到底怎麼了?啊?有話就說呀!別吞吞吐吐的,你要急死姑母呀!”
申椒心中細思一番後,到底紅著臉,湊到賢妃耳邊……
賢妃聽完,臉色雖緩和了下來,可依舊蹙著眉,沉吟好一會兒後,才道:“的確棘手。”
不過有了人選就好辦多了。
於是轉而拍了拍申椒的手,溫聲安慰著:“放心,好不容易有了合眼緣的,姑母定為你辦妥。”
申椒聞言,臉上的紅暈更深。
賢妃見著平時雷厲風行的侄女如今也做個女兒態,不由得又是一番打趣。
因著夏頊近日忙著在甄太妃處侍疾,賢妃便將申椒留在宮中住了幾日。
黛玉經上次一事後,心中感激她,與申椒較之原先走的更近,往常隻有申椒去找她玩,而今也會主動到鹹福宮串門找申椒。
五公主還因這事吃了飛醋,鬧的黛玉又好生將她哄了幾番才罷休。
賢妃則揀了個適當的機會與夏頊提了這事,要求將春江大會當日,未曾娶妻、未有婚約的新科進士畫像找出來,讓申椒親自辨認。
本來這事是於禮不和的,可一來,賢妃是“寵妃”,既是“寵妃”,那麼有點特權也情有可原;二來,夏頊身為枕邊人,非常了解賢妃對這事的憂心重視程度,所以十分痛快的應允了;最後吧,這的確也算不上什麼大事,隱蔽點、低調些,沒人會去觸這個黴頭。
其實賢妃也在賭,申椒是她看著長大的,申椒提起那事時羞答答的模樣她都看在眼裏,她也是過來人,很能體會個中滋味。可事情難就難辦在,申椒看中的人不知道有沒有娶妻或是有沒有過婚約。
沒有的話,皆大歡喜;萬一有,再好也不能嫁!
雖然申椒隱約透露,那日見著的可能是林家那位哥兒,然而婚姻大事,豈容兒戲?弄錯了,豈非要陪進去一輩子。
所以啊,目前唯有小心再小心。
好在經過申椒確認,那日她見著的的的確確是林清,沒有娶妻亦未有婚約,還是個“才貌雙全”的探花郎。
出自姑蘇林家不說,連林如海唯一的女兒也早早與她們相處融洽,到時嫁過去,還能免了“姑嫂”之爭。
常言道:姻緣天定。
如今想來,確有幾分道理。早先為著這事忙裏忙外,到了,“機緣”竟就在眼前。
可知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所以緣分這東西,真妙不可言……
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夏頊一道召令,就將林如海召回京都。
本身甄太妃病重,聖上允許甄家進京探望就有對江南一事“暫停”、“中止”一意,所以林如海而今進京權當短暫休個假,耽誤不得什麼。
賈家與甄家是老交情,得知甄家馬上要進京後,立馬裏裏外外收拾起來,好迎接這位老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