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官道,方文真走出生活了十六年的小鎮,踏上尋找宗門的道路上。自己雖然資質低,但是他想著碰碰運氣,看看是不是有可能在門派內某一個打雜的職位,他堅信隻要自己打入那個圈子,總能學到點什麼。
但是尋了半月,就連仙人的一根毛也沒見過。雖然有人見過修士,但沒人知道他們自哪裏來。方文真也曾向別人打聽過玄玉山,但同樣一無所獲。
半個月時間,盤纏花的差不多了,這還是在他有意識地節省下的結果。
就像往常一樣漫無目地走著,看見路邊一家茶館,看著手裏為數不多的銀子,他陷入糾結。
“要不搏一搏?吃頓好的,再找份活幹,然後再慢慢找?”
想了想,他走了進去:
“小二來壺茶,再拿四個餅帶走。”
“好嘞!爺您先坐。”
小兒拿著一壺水上桌,方文真檢查了一番感覺沒問題了,直接拿茶壺對嘴喝了起來。
“小二,最近城鎮在哪裏?”
“爺,您順著這條路,再往前走個差不多五裏就能看見。”
拿上餅和找回的銀錢,繼續向前走。
到了鎮上,方文真看見有家人大張旗鼓的在辦喜事。詢問幾個人後,他大概知道是什麼事了:當地一個大戶人家的公子過生辰,廣邀文人前來為其作詞賦詩,獻上佳句可得一大筆獎賞。
看著自己口袋裏不忍直視的銀子數量,看向周圍圍觀群眾,他想了想:
“有了!”
他走到一個麵容較好,打扮像個趕考的書生旁邊:
“鄙人陳三水,不知閣下怎麼稱呼?”
那人手到:“在下李傑,不知陳兄有什麼事?”
“鄙人初來乍到,不知此處發生何事?”
“本地一戶人家公子生辰,家主廣邀文人為其作詩,獻佳作得賞。”
“原來是這樣,李兄心中可有什麼想法?”
“唉,李某十年寒窗苦讀,可是腹中卻無筆墨,就不獻醜了。”
“李兄切不可妄自菲薄,有道是,勤能補拙,一分辛苦,一分才,隻要持心如初,他日著書立傳,惠得百家子弟,教化天下萬民一代大儒可期;當是時,可遊山川,踏天地,腹墨千千萬,胸中有正氣!”
李傑愣了一下。
“腹墨千千萬,心中有正氣嗎…”
“額…李兄,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回過神來:
“陳公子請說。”
“在下進京趕考,奈何路上盤纏花光,空有一腔熱血,有道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更何況在下一個窮書生。聽李兄說這裏可以寫詩得獎,在下便做了一首,想著碰碰運氣。你幫我看看可好?”
“樂意至極。”
方文真拿起筆墨:
“周俊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李傑瞳孔放大:這是何等的氣魄,他是拿周俊自比嗎,要知道周俊可是天下皆知的詩人,幾乎每首詩都流芳百世。
在這首詩裏,李傑看到了時代的變遷,也看見了超越時代,引領時代的意誌。這一刻,李傑明白了,自己為什麼平平無奇,為什麼十年寒窗卻默默無聞。因為他沒有變化發展的思想,沒有想要超越前人的意誌,每天因循守舊,踩在前人開辟的路上,怎麼可能超越前人?
他雙手顫抖地拿起紙張,看向方文真,眼中滿是震驚和不可思議。一股想法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