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伽羅出生的那年,正好是天複三年(903),癸亥年(豬年)正月初九,這一年,對於傳國二百八十五年的大唐王朝來說,風雨飄搖中愈加的動蕩不安。在二月初九王伽羅滿月的那天,慶幸在四十不惑之年生下女兒的王家父母為王伽羅擺了一桌滿月酒,但沒有請任何人,也隻是家中父母及在王家多年的老婦人言氏而已。而此時的朝廷卻發生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
何為大事?
被僖宗命名為朱全忠的朱溫,誅殺宦官七百多人。這是對唐中期以來長期專權的宦官勢力的徹底打擊,使得宦官勢力煙消雲散,結果就是昭宗失去宦官勢力的保護,隻能依附權勢更大的朱溫。無奈之下,昭宗隻好任命朱溫為守太尉、兼中書令、宣武等軍節度使、諸道兵馬副元帥,進爵為梁王,加賜號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榮譽頭銜和禦製《楊柳詞》5首,給他的封號念起來比較繞口,而且足夠榮耀,但更大利益是朱溫大權在握,基本上控製了朝廷。
然,這並不是朱溫的終極目標,隔年,即天複四年(904)甲子,昭宗遷都洛陽,以長安為佑國軍,改元天佑。隨後昭宗在東都洛陽封授內外官爵,以皇子為諸道兵馬元帥,朱全忠為副元帥。
一切事宜表麵上看來是昭宗決策天下,事實真相是朱溫想將昭宗接到洛陽,又擔心唐室大臣反對,於是他略施展小計,命令養子朱友諒假拖昭宗詔令,誅殺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鄭元規等人,再上奏表堅決請求昭宗到洛陽,沒有力量的昭宗自然是被迫聽從,從長安到洛陽的一路行進中,朱溫讓自己的親信及隊伍暗殺了昭宗所有的宮人及侍衛,待到達洛陽時,昭宗身邊的人已經事麵目全非,除了他,甚至說可以改朝換代了。他沒有一個自己可以信得過的衛士,如此以來,昭宗不僅僅是孤家寡人,而且是朱溫手裏的魚肉,隨時可能被他殺害。沒有實權的昭宗按照朱溫的暗示,被迫以朱溫為判元帥府事,天下兵馬盡歸其統轄。
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朱溫亦行此道,地方實力派眼瞅著朱溫吃獨食,走的是做大做強的老路子,便也心裏癢癢,行動上要躍躍欲試,欲與朱溫一決高低,這裏麵最為知名的是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襄陽趙匡凝等地方實力派組成了聯盟,以興複唐室討伐朱溫為名,倡議天下共伐之。朱溫舉兵討伐聯盟軍之前,怕昭宗背後行動,形成腹背受敵之勢,於是果斷發動政變,與八月派人闖入昭宗所在的何皇後椒蘭殿,追殺昭宗致死,另立十三歲的李柷為昭宣帝。
天佑二年(905)正月,為決王室子孫後患,朱溫命心腹蔣玄暉邀昭宗諸子德王裕等九人,置酒九曲池,待諸王子飲酒盡興後,將他們全部勒死,投屍池中。此後昭宗諸子僅剩下昭宣帝李柷,成為朱溫左右的最後一個傀儡。
兩年後(907)的四月,朱溫掃清奪權路上的所有絆腳石後,由朱溫暗箱操作,宰相張文蔚率百官“苦口婆心”勸進之後,正式稱帝,又更名為朱晃。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升汴州為開封府,建為東都,亦都大梁(汴或開封)。而以東都洛陽為西都。同時廢17歲的昭宣帝為濟陰王,遷往曹州濟陰囚禁。次年(908)二月,害怕廢帝東山再起,朱溫又暗自命人將他鴆殺。隨後朱溫假心假意的哭著哀悼一番,加諡廢帝為“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今山東定陶縣)。
至此世上再也沒有了大唐帝國,這個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曆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那些曾經流傳的貞觀之治、永徽之治、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所有的所有,因為是傳說,因為時代久遠,人民已經不記得,或者覺得這些從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