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時玉和薑維匆匆趕至廳中,隻覺席間氛圍沉重,劉備置於上座,而魯肅和孔明各坐一邊。
遠道而來的魯肅一臉愁容,眉頭緊蹙,好似心中有鬱結無從以解。
一旁的諸葛亮倒是一副淡然模樣,不露情緒,見她與薑維過來了,搖了搖羽扇道:“伯約和阿玉來了?且坐下吧。”
薑維和時玉對視一眼,不動聲色地跪坐於諸葛亮一側。
這時,便聽那魯子敬作揖又開口道:“孫劉兩家既是聯盟,如今公瑾有難,皇叔怎可見死不救呀?”
一聽到“公瑾有難”幾個字,時玉心下已經了然,隻是不太清楚為何魯肅來了這裏。她瞥了薑維一眼,後者自屹然不動,仿佛什麼都沒聽到,垂著眼,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時玉隻好收回視線,轉頭看向諸葛亮,瞧他作何反應。而劉備也不語,側目去看諸葛亮,想聽他的回答。
而諸葛亮隻是笑了下,一臉無奈地回答道:“子敬何出此言?我等皆非神醫,又如何救得了公瑾啊?”
聽罷,魯肅臉色變了些,跪立起來,微微傾身,沉聲道:“先生何必與我裝糊塗呢?我曾遣人去打探神醫下落,可惜無果,卻偶然聽聞神醫一位舊友提到,說是臥龍先生因身體不適,請神醫去往夏口一敘。”
劉備神色突變,連忙側身,關切地問道:“軍師身體可有恙?”
聽聞此言,時玉默默地低下頭,腹誹薑維找的破借口。
薑維倒是神色不變,隻是拿起麵前茶杯,掩飾性地淺嚐了一口。
未曾想到,諸葛亮隻是頓了一下,便立即笑著回道:“主公不必擔心,亮已無礙。”他又轉頭看向子敬,麵色誠懇,“確有此事,不過,我不過小病,並不礙事。因此,那神醫早就離開夏口,四處雲遊去了。”
魯肅呼吸一滯,又不死心地追問道:“敢問先生可有神醫下落?”
諸葛亮微閉著眼,搖了搖頭:“不曾。”
“如此,”魯肅麵露惆悵,不自覺地緊握住雙拳,“公瑾危矣。我等隻好暫退柴桑,攻打南郡之事,另做打算。”他長歎一口氣。
瞧他愁容,時玉心中也多了幾分不忍心,感歎道子敬真是個厚實人啊。
這時,卻又聽孔明言道:“子敬莫憂,我倒知有一人,可救公瑾。”
“何人!?”魯肅急切地追問道,眼中又閃爍幾分光。
諸葛亮慢悠悠地轉頭,看向了時玉。這目光指向太過明顯,於是劉備和魯肅的視線,也跟著轉到了時玉身上,這讓剛拿起杯子的時玉又把默默地把茶杯放了回去。
她皺眉,心中還不知將要發生什麼,卻不得不擠出幾分笑意,裝作一副很自信的模樣,轉頭回看自家兄長。
“阿玉自小常鑽研醫術,雲遊時曾獲神醫指點,對此頗有成學。可令她隨你前去,為公瑾治傷。”他側目,反而是越過時玉,瞧了一眼坐在最邊上的薑維。
時玉聽聞後,悄然掩去眼底的驚異之色,也下意識地看向薑維。
“如此,便請時姑娘速速與我回去。”魯肅抬袖,顧不得什麼禮節,立馬站了起來,動作盡顯焦急,但眼中出現了幾分光。
一直不語的薑維卻在此時開口:
“我與阿玉同去。”
“如此也好,”劉備也跟著站了起來,“有伯約在,也可護時姑娘周全。”
然而,諸葛亮卻轉身對著劉備拱手,開口言道:“主公,在下以為,伯約身上尚有其他要事,此行,還當讓子龍將軍陪同。”
劉備雖不解其中深意,但在對上諸葛亮的目光後,他便從善如流地回道:“也好,我這就喚子龍前去。”
“如此,子敬需稍等片刻,阿玉要去收拾一下,”諸葛亮抬眼與她對視,“拿上該拿的東西。”
時玉瞬間明白他的意思,拱手說好。
“那還請姑娘快一些,隻怕公瑾的傷勢刻不容緩。”
時玉轉身離去。
薑維則望向了諸葛亮,後者幾不可察地對他搖了搖頭,他不再多言,隻好轉身,追上了時玉。
==
——“此行過於危險了,”薑維將從華佗處討得的解藥遞給時玉,“你需跟緊趙將軍,見機行事。”
時玉把解藥塞入懷中,又抬手去摸薑維額頭處被藥瓶砸出的腫包,不禁笑道:“伯約說錯了,是子龍應當跟緊我才對。”
薑維感覺到小姑娘的手輕輕地在揉自己額頭腫處,有些發愣,疼痛似乎都被一股莫名的熱度掩蓋住了。他低下頭去,忽地感覺到疑惑:
“你好像從來什麼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