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 隻憑感覺(2 / 3)

如果他喜歡了,就會瘋狂的去行動,如果哪天那厭倦了,就會毫不猶豫的丟掉,就像他的母親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他的哥哥,而不是他一樣。

那個時候在蕭楠的心裏,沒有恨,隻有瘋狂,所以他喜歡打架,因為打架在他看來不僅可以贏來尊重,還可以有很多的朋友,而且,關鍵是那樣很刺激,那樣讓他感覺自己還活著,尤其是有人能把他打傷的時候。

蕭楠被學校勸退之後,就轉校到了另外的一所學校,上了半年,就升了初中,因為那是在他的老家,沒有畢業班和非畢業班之分,隻要你願意,可以上了三年級就直接去上六年級,當然這樣的孩子也有,就是那種傳說中很聰明的孩子,不過最後事實證明,他們也是凡人,到了高年級跟不來,就又留級,回到原來的起跑線上。

回到老家以後,每天麵對的就是他的叔叔伯伯,還有爺爺奶奶,那個時候他們家族剛剛把生意遷回老家,因為是整個鎮上麵唯一的正規企業,一開始很紅火,後來被國家稅收完全壓製,一個小的場子,每個月交的稅,到現在折算起來,相當於一個投資上百萬的企業一年的稅收,你說這樣以來就算是賺錢,也不夠納稅的。

如此以來,場子跨了,一家人所有的積蓄都壓在了裏麵,想賣,又舍不得,不賣又一直虧著,進退兩難,後來幹脆停業,等等看那段時期過了,國家的政策改了沒有。

還沒等到國家新的政策下來,蕭楠的兩個叔叔就熬不住了,要出去自己做生意,把那個破廠子留給蕭楠的父親一個人在家裏看著,其他的人跟著他的爺爺,又回到武漢做起各種生意了。

蕭楠的父親,也許是那段時間太多勞累,身體就開始出現了問題,後來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老毛病,很難好,好了也做不了體力活兒,如此一來蕭楠的父親就幹脆不治了,畢竟,本來就不多的錢,他還希望留給蕭楠上學用。

蕭楠父親的病,就這麼拖著,一拖,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裏,蕭楠什麼事兒都做,包括各種小生意。

早上一大早起床,就會出攤,他那麼一個還在長身體的年紀,就一個人拉著板車,把貨物一車一車的從家裏運到不遠的市集上,交給他的父親,等貨物擺好以後,就回來做飯,然後送給他的父親吃,最後就拿著幾本書,去學校上自習。

也許是因為大了,習慣了,蕭楠的話比以前要稍微多一些,但是依舊不能算是話多的。

蕭楠小的時候性格有些古怪,因為很多的時候在錢的問題上會斤斤計較,所以他原本就不大的朋友圈子,後來就更小了,大概是同學頭覺得他很市儈吧,更何況,那個時候的蕭楠,時不時喜歡瞎編一些個人事跡,來表達一下他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同學眼裏,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另類。

蕭楠有的時候會為此十分的煩惱,但是有的時候想想也就算了,因為他的周圍和他一起做生意的叔叔阿姨,都覺得這個小夥子不錯,是個做生意的材料。

後來,蕭楠的班上來了一個女同學,當然,就是淩舒涵了,不僅人長的好看,而且,成績又好,蕭楠和她聊過幾次天兒,覺得她人也很不錯;

於是那個懵懂的時候,蕭楠發現自己慢慢地喜歡上淩舒涵了,就是因為淩舒涵的聰明可愛。

蕭楠開始努力的學習,他以前的基礎本就不差,加上他本身腦袋瓜子很好使,所以,很快他的成績就又回來了,而且輕而易舉的考了全班第三名,隻有他自己知道,他這樣做,隻是為了和淩舒涵保持著他認為的最好的距離。

也許,那個時候的蕭楠,早就學會了對於別人的察言觀色,那個時候的他,看人就已經有一種商人的敏銳。

蕭楠知道淩舒涵對於自己成績的在乎,所以,他從來不會刻意的去追求成績上的極致,當然,也許是他本身也缺乏那種和淩舒涵競爭的實力,畢竟,學習是一個長久的事兒,一時的成績好壞,算不了什麼。

後來蕭楠的父親病情加重,爺爺建議把蕭楠的父親接到武漢去養病,如此,他剛好借這個機會和淩舒涵告別,而且還可以做得瀟灑一點兒,所以他就故作深沉的和淩舒涵道別了。

這也導致,後來淩舒涵在進入高中以後,一直對蕭楠念念不忘,因為在淩舒涵的眼裏,蕭楠一直很神秘,似乎他也很聰明,而且比她想象的還要聰明。

最終在上高中的時候,他們兩個終於走到了一起。

對於蕭楠淩舒涵就是一張紙,對於淩舒涵,蕭楠就是一個謎。

想想,把一個謎放到一張白紙上,會有什麼,不錯,就是謎底,也許這就是淩舒涵和蕭楠最初在一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