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山下菩提樹,菩提樹下磐石菩提坐。
這首童謠在菩提山附近流傳甚廣,當地的村民都以此為榮。
相傳菩提老祖成仙之前,偶然路過此地,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停下腳步,駐留在此。
恰巧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早晨第一縷陽光恰巧照射在山腳下,一棵茂密的菩提樹下的大石頭上。
石頭放的位置恰恰好,樹蔭正好留下一塊位置,讓陽光照進來。
哪怕石頭動一下,樹的角度變化一點,石頭都無法感受到這早晨第一縷陽光。
於是菩提老祖就坐在這棵菩提樹下,想好好想想這個事情,忽然覺得口渴就引出了山上的泉水,從此處留過。
許是覺得這裏的泉水甜美,亦或覺得與此有緣,菩提老祖便將洞府修建在此山中。
菩提老祖坐化成仙以後,此山便名為菩提山,此泉命名為菩提泉。
清晨,伴隨著第一聲雞啼,徐徐升起的第一縷陽光,如約而至般的照在了菩提山腳下,盤石村的大石頭上。
就在這棵樹茂密的枝丫上伸下一隻白皙的小腳丫,本以為是孩童跑到樹上玩耍,卻原來又是獵戶家的玥丫頭。
玥丫頭年芳十四,身量卻不如十歲娃娃,濃密的劉海下長著一雙攝魂的眸子,清靈水潤,如同夏日裏的一譚碧水,讓人見到一眼就會被吸了進去。仿佛這菩提山的靈氣都被她長了去。
若放在修仙人家還好,在這樣的窮苦人家,這惹禍的眸子還是藏著吧!
就見玥丫頭打了個哈欠,用手按了按腰間掛的布囊,專門為了裝這菩提果縫製的。
穿上塞在腰帶上的鞋子,這可是娘親給做的新鞋子,爬樹她可舍不得。
萬一掛個口子,哥哥還不得拿著大掃帚追著她來打,要知道這雙鞋讓哥哥妒忌了好幾天。
每日裏為了摘這沐浴過清晨第一縷陽光的菩提果,天還蒙黑就得爬上這樹梢的枝丫。
為了生計,穿越到這個身體的玥丫頭,從八歲起每日就來摘這菩提果。
這棵菩提樹從菩提老祖羽化升仙,到現在已經長了300年,據說之前每日都有人前來朝拜,不知從何時起人逐漸變少。
不過這顆菩提樹卻依舊名聲在外,尤其是這能享第一縷晨光照射的菩提果,還是有不少人追捧。
樹尖上的菩提果,個個都大似鴨蛋,拋開外皮裏麵圓潤而白皙,個個都泛著光澤。
隻是這樹尖上的果實,卻不是人人都能夠取得。
個子太大,爬不上去,體重太沉,會把樹枝壓斷,而年齡過小的幼兒,卻又不敢爬上去。
隻有那有著大人芯子,孩童皮囊的玥丫頭能爬上這樹丫。
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不知道還能扛過多久,這樹尖上的果子越來越難夠到,摘不到果子就掙不到錢。
母親的藥該買了,家裏的米也快沒了。從來到這世界,玥丫頭就沒喂飽過肚子,不是哥哥給她吃的少,隻是這肚子就是一個填不滿的洞!
別看玥丫頭長得個子瘦小,其實她比一般孩子力氣大的多。
要不是哥哥不許她去山上狩獵,真想一起跟哥哥打獵養家。
這會天光已經大亮,玥丫頭要趁著哥哥不在家,趕緊去鎮上把這菩提果賣掉,好還錢給母親拿藥。
摸了摸胸口的藥方,一會得給娘加大劑量,最近娘的身體日況欲下。
一邊想,一邊穿街走巷來到神來鎮,來到相熟雜貨鋪子,“掌櫃的,我來送菩提果了。”
“可把你盼來了,這有段日子沒開,寺廟那邊催的緊,聽說來的大主顧!”蘇掌櫃的一見玥丫頭,眼睛就朝她不鼓囊囊的,不都是上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