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雨過天晴。
印曉坐在公園的竹木涼亭裏,雙手抱著雙肩包,靜靜凝視著花叢中沐浴在晨光下的粉色薔薇,清靈的眼眸中一片平靜。
再過幾天,在維斯利亞四年半的留學生活就要結束了。
她要回國去,尋找自己的舞台,追逐自己的夢想。
她很期待,同時也隱隱有些不舍。
恩師阿諾·赫貝利曾試圖挽留她,讓她跟隨他創作,保證她將來一定能躋身國際服裝設計界,擁有一席之地。
但印曉婉言拒絕了。
她說,有一句話她一直很認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她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用國際大師認可的專業設計知識,去設計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一名出色的古裝設計師。
這是她上大學以來日益堅定的夢想。
恩師尊重她的選擇,也給了她真誠的鼓勵與祝願。
“叮鈴叮咚——”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打斷了印曉神遊的思緒。
拿出手機一看,國際電話,是老媽從潞城家裏打來的,順手按了免提:“喂,媽。”
“曉曉啊,”母親餘靜清亮的嗓音鑽入耳內,“之前跟你說的,你雯姨那個大學同學,程女士,說是昨天已經到維斯利亞了,你們聯係上了嗎?”
“昨天晚上跟她加了好友,聯係過了。”印曉向不遠處的大廈望了望,“一會兒我們就在默納會展中心碰麵。”
“好。”餘靜叮囑道,“你雯姨說程女士她以前也去過維斯利亞,不過沒去過默納,人生地不熟,對風俗什麼的不太了解,讓你幫著提醒著點。”
印曉點頭答應:“放心吧,我一定全方位地為程女士考慮,當好這個導遊,不讓你在雯姨麵前丟臉。”
餘靜滿意地笑了一聲:“好了,你自己也多注意。
“等你回來那天提前發個消息,你爸要去機場接你。”
“好噠。”母女倆又聊了幾句,便掛了電話。
母親餘靜口中的程女士是國內大財閥路贏集團的董事長夫人程思嵐。
程思嵐極少在媒體上公開露麵,之前跟餘靜也並不熟,但她和餘靜的好姐妹鄒莉雯關係很好,閑聊時跟鄒莉雯提起要去默納參加文化藝術博覽會,鄒莉雯便跟她說起了印曉。
因為知道默納是個多宗教信仰的城市,又是第一次去,恐怕觸犯什麼禁忌,程思嵐便覺得有個可靠的熟悉當地情況的人相陪更方便些,於是便親自聯係了印曉。
而印曉因為母親和鄒莉雯是好姐妹,自己與鄒莉雯女兒又是發小,平日裏走得很近,因此便答應了程思嵐,對此事也格外上心。
昨晚她從程思嵐那裏得知他們此行共有五人,五個人的照片她都有了,也已將五個人的照片反複看過,保證一眼便能認出來。
這會兒,看看時間還早,又閑著無事,印曉便決定先去會展中心旁邊的咖啡廳等候。
起身時,抬眼瞟見幾步開外的灌木從後麵似乎有人,是個身姿筆挺穿著墨藍色西裝的男人。
那人背對著她,微垂著頭,似是在查看手機。
公園裏有人路過也不奇怪,印曉沒作多想,抬步徑直離開。
不一會兒,到了約好的咖啡廳,咖啡廳裏沒什麼人,十分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