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咽喉(1 / 3)

昨天,跟球友兼車友去越野。

聊起了李宗偉的鼻癌。

他們覺得很詫異,李宗偉這麼健康的人,咋可能得癌症呢?

主要是什麼呢?

打羽毛球的人,被一個“謬論”給誤導了,圈內有個說法,打羽毛球的人不得癌症,包括我剛學球時,教練也提過這個論點,說羽毛球的出汗方式與其它運動不同,屬於超級排毒係列。(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也不存在所謂的出汗方式不同)

昨天,我給他們弱弱的科普了一下。

癌症具有兩大特點:

第一、發病具有隨機性,可以理解為上帝在玩抽簽遊戲,抽到誰算誰,不論年齡,不論職業,不論健康程度,我們熟悉的打乒乓球的王楠,她也得過癌症。

第二、整體而言,癌症屬於老年病,全球癌症發病率越高的國家,其人均壽命越長,為什麼中國古代很少有人死於癌症?

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的使命是什麼?

與癌症,共存。

所以,不要覺得癌症離我們很遙遠,每個人都有對應的癌症在前麵等著。

不要心存僥幸,覺得我天天健身,咋可能會得癌呢?

一樣!

什麼是命?

所謂的命,就是三個字:攤上了。

昨天,我也在想,李宗偉作為世界頂級運動員,其飲食管理肯定沒有問題,生活習慣也沒有太大問題,唯一可以解釋的點有兩個,一是概率問題,攤上了,二是其祖籍為中國閩南,屬於鼻癌高發病區。

閩南、潮汕這一帶,還有個高發癌症。

食道癌。

有人推斷,這一現象與這些區域愛喝熱茶有直接關係。

那醫學上是什麼定論?

醫生的觀點是這樣的:癌症的病因比較複雜,一般不應該把個體癌症跟某個原因直接聯係起來。可以向大眾宣傳:我們不要吃太燙的食物來減少食管癌發生。不能直接告知某位患者:你的食管癌是喝熱茶引起的。

有些模棱兩可,貌似有關係,貌似又沒關係。

這一點,我經常勸我爹,我爹喝粥必須趁熱喝,要燙嘴才行。

他改不了。

就好這一口。

我呢?正好相反,我喜歡喝涼的。

粥不涼我不喝。

這也是我們家庭的矛盾點之一,他們總督促我趁熱喝,我總勸阻他們不要趁熱喝,要預防食道癌,尤其是喝茶,看我爹喝茶都很心疼,你也不怕把舌頭燙壞了。

至於水,那更是如此。

不管肚子疼還是腚疼,就一句:多喝熱水。

包治百病。

有位作家還在小說裏調侃中藥,前半句我記不準了,我隻記住了後麵一句:你也知道,中藥裏最有效的成分是熱水。

老外喝不喝熱水?

不喝。

我帶隊去過這麼多國家,隻要是去真正的當地餐廳,一定是沒有熱水的,要想打熱水,隻能去中餐廳。

老外喜歡喝冰水。

老外買不買保溫杯?

也買,用來裝酒,裝冰塊。

老外看到我們保溫杯裏冒著熱氣,甚是詫異問裏麵裝的什麼?

他們理解不了。

喝熱水是不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

不是。

我寫曆史時寫過一句話,一個習慣,不用二十年就會給人自古以來就有的錯覺,中國喝熱水沒多少年曆史,最初是1934年南京政府倡導“新生活運動”,讓大家通過把水煮沸來殺菌。進入新中國時期後,又提倡了一次。

從而,根深蒂固。

也就是說,燒水的初衷,是殺菌。

人類平均壽命大幅提升得益於兩件事:一是疫苗,二是幹淨的水。

我在農村長大,我小時候也不喝熱水,喝井水,喝泉水。

那時,我們人人肚子裏都有蛔蟲,拉出來二三十厘米長。

那問題來了,到底是喝涼水好還是熱水好?

標準有兩個:

第一、必須是幹淨的水。

第二、你喜歡喝什麼溫度的就喝什麼溫度的。

有人說自己不能喝涼水,一喝就拉肚子,這個呢,從醫學上來講,很怪,因為水入口入喉入食道再到胃,已經被加溫到36度左右了,不存在所謂的導致體寒。

使人拉肚子的是不幹淨的水。

不是涼水,也不是冰水。

有人喜歡抬杠,意思是他就是不適合……

那不要緊,繼續喝熱水就行了,隻是需要從今天開始,暗示自己,不能喝燙嘴的水,要喝溫度稍微低一點的水。

比溫水稍微熱一點即可。

冰水,好喝嗎?

好喝。

這麼說吧,歐美人今天有的習慣,就是未來我們會有的。

我們為什麼不喜歡冰水?

我們有冰箱才幾天?

冰比熱,更容易使人興奮,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喝冰水了,這玩意不需要科普,誰喝誰知道。

有次,我看了個很奇葩的抖音科普,說什麼才是真正有錢人。

一句話,家裏有n多冰箱的人。

我隻知道有錢人家裏會有六七個洗衣機,沒想到他們還有六七個冰箱,我以為鬧著玩,後來我問了一下海爾卡薩帝的銷售經理,他給我的答複是yes。

等我兒子這一代人長大。

可能對冰的喜歡遠超出對熱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