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前言(1 / 1)

我有個偶像。

說出來,你們一定會吐。

他叫方舟子。

在我眼裏,他是中國最優秀的科普作家。

沒有之一。

隻是,他又是打假,又是妄議時政,從而被妖魔化了。

我多麼希望他是一個單純的科普作家,兩耳不聞窗外事。很遺憾!當然,他有他的選擇……

他是一個很孤獨的人。

曾經,也是擁有理科生粉絲最多的人。我記得有年縣高考狀元回校做演講,其中推薦的一本書《大象為什麼不長毛》,就是方舟子的作品,從而我推測他也是方舟子的鐵粉。

方舟子的結局,有一定的必然性。

他既挑戰學術權威,又質疑中醫療效,還手撕流量大v。

他科普的很多東西,在理科生看來,隻是常識,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認可呢?

我是這麼分析的。

中國,有半數人沒有讀過高中。

應該不止半數。

讀過高中的人裏還有半數是文科生。

也就是說,理科生眼裏的很多常識,對於四分之三的人而言屬於知識盲區。

舉三個最簡單的例子,初中題。

第一、空氣中,氧氣占比多少,氮氣占比多少?

第二、大便是不是排泄?

第三、腎髒屬不屬於生殖係統?

基於這些,我在想,我寫的這本“學醫學”一定是爭議不斷,例如你是信中醫還是現代醫學?

這算信仰衝突。

中國有一半的人信中醫。

我信什麼?

我肯定信現代醫學。

昨天,我發了個朋友圈,說我要寫醫學,還有朋友專程跑來勸我,意思是一定不要反中醫,因為整個國家都在提倡中醫,你不能唱反調。

我表示,明白。

我本人沒念過幾年書,算是高中文化吧,所以我也不可能科普出很前沿、很現代的醫學論點,更多的是科普一些高中級的生命科學常識。

注意,隻是高中級。

有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信中醫,有的人信現代醫學?

這與我們的學習渠道有關。

有的人,成長過程中,在校園裏接受的理科教育。

有的人,成長過程中,在社會裏接受的偏方教育。

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你以為初中畢業的人沒有繼續學習?

依然在學習。

隻是,念的社會大學,給他們上醫學課的是鄉村醫生,教材是民間傳說,這些醫學理論先入為主,進而成為信仰,我媳婦懷孕後還從她老家那邊買了轉胎藥,若懷的是女孩可自動轉男孩,據說非常靈,我嶽父一家人深信不疑。

我書寫的順序是從頭到腳,頭發、眼睛、鼻子、牙齒、喉嚨……

有一點,非常重要,若是我寫到了您的專業,您覺得有不嚴謹的地方,請第一時間聯係我,避免我誤導了別人。

生了病,去醫院,谘詢專業醫生,我不是醫生,我的核心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