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 第10章 後記(1 / 2)

我是水瀨葉月。正如副標題episode

CLOSE/the

first

part所示,本集接續上一集,是故事最終章的下集,也是《C3—魔幻三次方—》這部作品的完結篇。

哎呀……真是感慨萬千呢。我拿起手邊第一集的版權頁一看,初版發行是二〇〇七年九月(注:此指日版發行時間),換言之這部作品持續了將近六年。這段時間長到原本國中一年級的學生都高中畢業啦!完全囊括了青春的主要舞台呢……!

當然,我想並非所有讀者都是從第一集發行起就在閱讀本係列,但想必所有人都一樣看完了十七集這絕對不算少的份量。《C3—魔幻三次方—》這套作品包含了許多一般讀者不太能接受的要素,例如拷問道具、微情色和微黑暗,卻能夠持續出版到現在,不消說都是因為有各位讀者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謝大家!隻能說我最喜歡大家了!

這次是完結篇的後記,所以我拿到了不少頁數,那就稍微聊點往事吧。

重新再看開始執筆寫《C3—魔幻三次方—》的那時候,當時我一味隻塞滿了自己喜歡要素的前作《魔女啟示錄》(注:暫譯《ぼくと魔女式アポカリプス》)正收到「這部先寫到第三集就告一段落吧……」(←委婉的說法)的宣判。《魔女》這部的銷售成績不亮眼,我很不甘心,也覺得自己實力不夠,但就「重新確認自己心中的創作基準點」這方麵而言,其實這部作品拯救了我。我總算可以意識到原來自己喜歡這類的東西。

那麼,我今後必須活用這個體悟,不能讓它白費,下一次要做得更好——我如此心想所提出的作品,就是這套《C3—魔幻三次方—》。加入自己喜歡的要素之餘,又盡可能讓多數人能夠接受。但是,起先我曾擔心:「如果也加進大量的喜劇成分……呃,可是,我寫得出來嗎……?」坦白說在這之前,我對喜劇之類的要素感到非常棘手!但托大家的福,第一集受到好評,後來專心一意地繼續書寫時,不知不覺間我也不再感到棘手,反而開始覺得:「寫喜劇場麵也很好玩嘛!」多虧寫了《C3—魔幻三次方—》,我自己也成長了呢——事到如今我才湧起真實感。為免大家誤會,我先聲明,我還是一樣喜歡黑暗的場麵喔。不如說執筆時,果然還是寫那類場麵的時候速度比較快。

對了,上集我說過想寫幕後秘辛吧!都回想起往事了,機會也很難得,我順便每個角色依序寫點幕後故事吧。

★菲雅

雖然很突然,但其實這孩子一開始並不叫菲雅!在劇情討論階段時名字是瑪莉絲,例如「惡意的箱子(Maris

In

Box)」……至於為什麼改名,是因為當時伏見つかさ老師所寫的《第十三號的愛麗絲》才剛出版,責編大人便對我說:「名字重複了,最好改一下……」「並……並沒有重複啊!有一個字不一樣吧!」記得我好像這樣反駁,但就結果而言,真是幸好改了。Fear

In

Box……感覺念起來很不順……那就改成Fear

In

Cube吧!也正因為發生過這樣的演變,我才決定將魔術方塊設定為關鍵道具。順便說動畫版本中魔術方塊的顏色會不一樣,是因為擁有著作權的是外國的公司,不知為何在許可使用原來的色彩這部分上,對方咳咳咳咳。

話說,在決定使用魔術方塊之前,依舊是在劇情討論階段時,其實設定上是「將部分手腳變成拷問道具戰鬥」,這點也和當時的責編大人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最終慘遭淘汰。冷靜想想,雖然很有衝擊效果,但險些變成市場接受性比現在還低的屬性……

★村正此葉

我好像也曾在某處的訪談中說過,在比劇情討論更早之前的構思階段,此葉其實是女主角喔!是所謂的公寓型故事,以一看到鮮血就會「呼咦~」地暈倒的妖刀村正為中心,職業是理發師的日本人偶也住在同一棟公寓裏……之類的。但就在這時,我發現了這個故事的致命弱點。

女主角……不會太普通嗎?

很難讓她有許多變化,況且日本刀基本上就隻有砍啊……這一類的小細節最讓我在意,所以我反過來思考:「如果設定成體內有鐵處女和斷頭台等所有道具的女主角,那應該很華麗吧!」因此誕生出了現在的女主角。至於這孩子就果斷地淪為第二女主角……真是悲傷的故事。雖然我非常喜歡她。寫妾身版本的時候非常開心。

★上野錐霞

在第一版稿子當中,是待遇和渦奈他們一樣的普通人+眼鏡角色。擁有初版的人可以在第一集第二百六十八頁裏找到遺漏喔(注:此指日版出版的情況)!是的,那是確認上的失誤,真是對不起(太慢了)。眼鏡這個屬性當然和此葉重疊,所以就改掉了,但為她加上「基美」、「可憐」和研究室長國等背景是相當後期的事情,記得好像是快要完稿時的版本。理由是在那之前,她在故事中有些太單調了,我想加點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