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將成蟜獻城投降的消息帶回鹹陽,並請示秦王趙政如何處置長安君。
蒙武說:“末將不辱大王使命,先生現在王翦將軍大營,隻是尚有事要處理,是以未同末將一同返回!長安君成蟜已被幽禁,王翦將軍請示如何處置?”
趙政想到蒙驁戰死,心裏悲痛,於是對蒙武說:“蒙驁老將軍一生征戰,戰功赫赫!如今為了秦國力戰而死,寡人痛心!寡人會與仲父商議,隆重地操辦老將軍的身後事!”
“多謝大王!父親為國而死,死得其所!蒙恬和蒙毅兩兄弟已經知道了祖父去世的消息,臣已經讓他們回府協助操辦喪儀!”
“請將軍節哀順變!回府好好操辦喪事,告訴蒙恬和蒙毅,莫要太過悲傷!”
趙政與呂不韋商議,蒙驁戰死,其軍功由蒙恬和蒙毅繼承,蒙武進爵三級。同時下令,命令丞相府下屬官署協助蒙府操辦喪儀,務求隆重而盛大!
樊於期畔逃,長安君成矯被幽禁。駟車庶長贏傒進言趙政:“公子成矯作出謀逆之事,實是受了樊於期蒙蔽。長安君素無主張,凡事皆由樊於期做主。樊於期圖謀不軌,公子成矯實為迫不得已!請大王寬恕長安君!”
高陵君子嬰也附議:“長安君年少無知,受樊於期老賊的蒙蔽,這才犯下大錯!然並非本意,請大王酌情處理!”
趙政心裏不想殺成矯,他認為成矯一定是受了樊於期的蒙蔽和脅迫,所以才不得不反,“駟車庶長所言極是,寡人意酌情處理長安君之事!”
呂不韋立馬出來反對:“大王,請聽老臣一言!”
“仲父請說!”
“老臣以為不可!且不論是否受樊於期脅迫和蒙蔽,長安君作亂是事實。天下人都知道公子成矯發布檄文,散布謠言,汙蔑大王非贏氏血脈。如果不將長安君依法辦理,豈不是坐實了謠言。那麼天下人就會懷疑大王的血統,進而生出變亂!為秦國計,長安君不能輕赦!”
呂不韋的聲音回蕩在章台殿中,趙政又問群臣:“眾卿可有不同意見?”
客卿隗狀、昌平君羋啟、昌文君羋顛認同贏傒的說法,其餘大臣皆倒向呂不韋。趙政陷入兩難,決定改日再議。
沈洛伊來見成蟜,見他形容憔悴,心下不忍:“成蟜,我馬上就回鹹陽,一定盡最大的努力救你!”
成蟜釋然:“洛伊,你又何必為我至此!如果一開始就聽你的,懸崖勒馬,又怎會如此?現在,我又有何顏麵向王兄求饒呢?”
沈洛伊緊緊地抱住成蟜,安慰道:“在我的家鄉,擁抱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和不舍,所以請你萬自珍重!我一定會救你的!”
沈洛伊急忙向成蟜告別,她必須在秦王做出決定之前趕回鹹陽,不能看著成蟜死在這裏啊!
沈洛伊向王翦討要了一匹馬,火速趕回了鹹陽。王翦擔憂她的安危,便派了幾名武士護送。
成蟜叛亂被幽禁的消息傳回鹹陽,其母韓太妃替成蟜求情,秦王越發為難。韓太妃見趙政不能決斷,迫於無奈隻能卑躬屈膝來找趙姬。趙姬和韓太妃向來不和,因此二人不甚友好!
韓太妃脫簪替成矯求情:“太後對妾有怨,妾心裏清楚!可是成矯是被樊於期逼迫的,請太後饒過他吧!”
趙姬大怒:“長安君成蟜身為贏氏子弟,卻聽信謠言並汙蔑大王血統,與樊於期行謀逆之舉,若不誅殺將置大王於何地?一旦赦免,今後骨肉皆相效仿而行謀逆之事矣!”
韓太妃跪著向前走了幾步,再次懇求:“成矯也是先王的血脈啊,就不能放他一命嗎?妾願意和成矯遠離鹹陽,什麼都不要了,請太後饒恕成矯吧!”
趙姬依舊沒有答應,韓太妃遂知此路不通。接下來幾日,群臣繼續討論處置成矯之事。
為了大局著想,秦王於是傳令王翦,立即斬首成蟜!凡軍吏從成蟜者,皆斬首,將屯留城百姓遷往臨洮,又發布懸賞樊於期的命令:“能生擒樊於期者,賞五城!”
樊於期四處逃亡,趙政下令夷其三族。成蟜得知將被梟首的消息,遂自縊而死。王翦梟其首,懸於城門示眾,凡軍吏萬人皆斬首!韓太妃得知成矯已死,亦自縊而死。
沈洛伊快馬加鞭趕回鹹陽,然後直奔相府,欲托李斯帶她進宮麵見秦王趙政。
她一路風塵仆仆,頭發散亂尚來不及清理,便直接求見李斯:“李斯,能否帶我進宮一趟,我有萬分緊急之事,今日就要見到大王!”
李斯見此情形,料想是為長安君成蟜之事而來,於是說:“可是想進宮替長安君求情?”
沈洛伊點頭,李斯卻說:“為時已晚!兩日前大王已傳令王翦,梟其首示眾,參與叛亂的軍吏也一同治罪,並遷出屯留城百姓於臨洮!”
沈洛伊身體一軟,險些跌坐在地!她終究還是晚了一步,無法改變成蟜的命運,她甚至什麼都做不到…………
趙政因蒙驁之死而哀傷,心裏越發痛恨趙國。此時寺人通傳:“大王,長史李斯有事求見!”
趙政正批閱奏折,手的動作停頓了幾秒,很快又恢複如初,眼皮都未曾抬起,隻淡淡地吐出了一個字:“傳!”然後又繼續批閱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