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當年曹朋和他一起,投奔了曹操,也不是因為曹朋,是曹操的族侄。而是因為,曹朋在這些年來,所做的那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使得魏延不得不感歎,少年英雄。
而今,鄧稷官拜東郡太守。
那個當年的獨臂節從,已成為一方大員。
更不要說曹汲,官拜涼州刺史,執掌一方。魏延有時候後悔,若當年他沒有留在汝南,而是跟隨曹家人在一起,而今的地位,恐怕也不會比現在差。昔日追隨曹朋的那些人,都一個個出人頭地。甘寧,太守;步騭,太守;龐統;太守……連夏侯蘭那廝,都成了統兵校尉。
倒也不是說,魏延現在過得不好。
隻是和甘寧那些人比起來,魏延就顯得不夠耀眼。
也正因此,魏延這幾年和曹家的往來一直不斷。哪怕是曹朋被鬼薪三歲,服刑滎陽,魏延還是派人前去探望,並且送了不少的禮物。他知道,曹朋早晚會再次崛起!這一點,從甘寧出任淮南郡太守,就可以看出端倪。和曹朋保持友好關係,對魏延無疑有巨大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賈詡嗬嗬一笑,“沒什麼……用那小鬼頭的話怎麼說來著?對,等著看一出好戲而已。”
魏延,一臉迷茫之色。
事實上,賈詡一直都關注著劉備的狀況。
經過一載光陰,他通過各種渠道,買通了蔡家一人。
那人名叫蔡和,是蔡瑁的族弟。本來,這蔡和在家中並不受重視,說穿了就是一個浪蕩子而已。
此人生性好堵,欠了一屁股的債。
賈詡命人與蔡和接近,並通過蔡和,勸說蔡夫人,令其拉攏劉備。
這,是一個死局。
劉備若是願意支持劉琮,勢必與劉琦和山陽舊部反目成仇;若劉備拒絕了蔡夫人的好意,則會令蔡夫人對他更加仇視。那樣一來,荊襄世族,勢必會加大打擊劉備的力度。這是一個二選一的題目,賈詡斷然不可能,留給劉備第三個選擇。現在,他就是要看,劉備如何決定。
即便劉備最終選擇了劉琮,也不用擔心……
荊襄世族,是一個極為排外的團體。劉備能否融入其中尚未可知,就算是融入進去,恐怕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荊襄世族會真心接納劉備嗎?以賈詡對那些人的了解,可能性不大。
他,畢竟在南陽生活多年。
和劉表那幫子人,打交道也不止一次。
自從來到南陽之後,賈詡很低調,並沒有離開動手,而是默默的觀察,小心翼翼的經營著。
是時候動手了!
一個好計策,勝過千軍萬馬。
劉備在如今狀況下,若不能做出一個選擇,恐怕在荊州的時間,已不會太多。
所以,不管劉備選擇誰,都會得罪另一撥人。荊襄世族不好對付,同樣那些山陽舊部,也不易對付。
隻是這些事情,賈詡不會與任何人知曉。
他決定,繼續觀察。
諸葛亮?
賈詡倒沒有放在心上。
他真正擔心的,其實還是荀諶。
那個家夥,絕對是一個大敵……他這一計,能否成功,隻看那荀諶,如何為劉備出謀劃策。
賈詡忍不住,森然冷笑。
卻使得一旁魏延,忍不住向後縮了縮。
阿福言,這廝是一個毒士。
隻看他那笑容,就知道他心裏,不曉得正琢磨什麼鬼點子害人。這家夥,不能得罪,還是以交好為主。
“對了,我過兩天,打算派和樂前往滎陽一趟。
年關將至,阿福尚在滎陽受苦,每每想起,總覺淒然……我讓人在舞陰采買了一些當地特產送去,太中可要返還許都?亦或者需要送書信回去?正好可以順路,不知太中有何打算?”
官渡之後,賈詡官拜太中大夫。
“文長,休要為那小家夥費心。”
賈詡冷哼一聲,“那小家夥比誰都機靈,比誰都能折騰。你以為他在滎陽,會受苦嗎?你看他折騰出來的福紙,幾乎把潁川與河洛地區的大族一網打盡。就算主公不照應他,這些大族,哪一個會讓他難做?我聽說,那小子現在快活的很呢!甚美妻妾成群,端的是逍遙快活。
反倒是咱們在這裏,過的比他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