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雲(一)(二)(1 / 2)

一、序章

中國曆史很長,相當長,按照某些愛國人士的意淫,有紀年的曆史可以追溯到約西元前4577年的三皇時代,這樣,我們就有7000年文明史(四舍五入)。這還不算太古時代那五十二位某某氏(以盤古氏為首,無懷氏結束,名字都很怪),至於這個日子怎麼算出來的,鬼才知道。

當然,我們是唯物論者,是不信鬼不信神的,也是尊重曆史的。根據現在我黨我國官方民間的統一口徑,中國是5000年文明古國(還是四舍五入),這是從五帝時期算起的,就是從偉大的中華始祖公孫軒轅同誌(黃帝)擊敗萬惡的無恥的齷齪的猥褻的恐怖分子蚩尤,再次(注意這兩個字)統一中華大地,完成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那一年算起的,也就是西元前2697年。

五帝時代總共持續了627年(約西元前2697年——前2070年),拋去其中一位不幸的兄弟(帝摯)隻幹了9年就被弟弟唐堯廢掉,其他的五位猛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平均下來一人幹了120多年。

這是一個很生猛的數字,證明在我國上古時代,工作效率是多麼的高,社會是多麼的和諧,人的價值是多麼完美的體現:許多老同誌幹到60依然努力工作,發揮餘熱。看來老同誌們都是類似焦煤的存在,燒過之後更耐燒,退休後的工作時間比退休前還要長。當然,這個前提是老同誌們身體很好,如果從16歲出道當老大算起,起碼要活到120加16歲,想想看,那是一個多麼令人向往的時代,起碼都是百歲老人啊!!

以上廢了很多話,不是為了騙字騙錢,隻是為了證明一下,按照現代的邏輯,曆史是多麼的不合邏輯!

那麼,讓我們回到正題,來到不合邏輯的中國曆史上最不合邏輯的那個年代——三國時代。

狹義的三國時代從西元220年(曹魏黃初元年、東漢延康元年)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算起,到西元263年(曹魏景元四年,蜀漢炎興元年)曹魏滅亡蜀漢結束,隻有短短的43年。

這不是我想寫的三國,也不是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三國。

按照這個年份來寫,董卓曹操袁紹周瑜關羽孫策呂布劉表一幹牛人早已入土為安,劉備也隻多蹦躂了兩年多,隻剩下孫權同誌還在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投入到幾個子女(小和小霸小奮小亮大虎小虎,別打了……)無限的鬥爭中去。

狹義的三國時代,已經黯淡了刀光劍影,也逝去了鼓金爭鳴……

我要寫的,是廣義的三國時代,比最廣義的三國時代還要廣義。

從三國英豪們還在光屁股寫起,到他們曾經光屁股的後代人模人樣地站在帝國最高的台階上結束。

以某一個人開始,以某一年開始。

下麵正式開始。

二、公孫瓚是個好同誌

東漢時期偉大的理論家(說空話)、批評家(見誰罵誰)孔融同誌小的時候曾經被人如此評價:小時候聰明,長大未必成材。他以不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的革命大無畏精神,用五十幾年的人生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而由這句話反推得出的另一句話:小時侯不咋地,長大卻能成材在漢末三國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不合邏輯的時代卻是找到了好多的知音:地方黑惡勢力孫堅、文盲半文盲呂蒙、自產自銷一條龍的小商販劉備、車匪(應該叫“船匪”)路霸甘寧、少年殺人犯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