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3)

春夜靜悄悄的,晚秋的微風帶著露水的寒氣,卻被緊閉的房門抵擋在外。

房內是寶釵帶著鶯兒做針線。

立雪青鬆的花紋——這是一件屬於男子的衣服。

因為每日要晨昏定省,寶釵做針線的時間並不多,做好的成衣也沒幾件。

可寶釵針線活好,每年初雪的時候,會給母親送一件冬衣。若是時間夠,也會給哥哥做一兩個香囊、手帕。

其實寶釵之前也有過給哥哥做衣服。

“哥哥,你也知道的,是個粗人。這麼好東西給我實在是糟蹋了。妹妹做給母親便好,再有時間就多休息會兒。若是喜歡什麼款式的衣裳直接和哥哥說,哥哥同你買去。可別把眼睛熬壞了。”

哥哥是個不解風情的俗人,不識貨的粗人。

一塊簡單的帕子和一件耗時幾個月的成衣,在他眼裏到成一樣的。

有了這般緣故,寶釵便隻送香囊帕子了。

這次再給哥哥做衣服是有原因的,哥哥上次被柳湘蓮打後,倒也乖覺,不似往日那般鬧事,反而主動提出沿路做些買賣。可見哥哥是真的改了。

且說哥哥從去年十月離家,信也不知道回一個。好些個年節不曾一起過了,便想著還是給哥哥做件衣服。

“哈切。”鶯兒的聲音充滿了困意。

“可是困了?”寶釵問道,“若熬不住,便去睡吧!”

“哪有主子不睡,奴才睡的道理。”鶯兒笑道,“不過是這炭火燒得有些熱,我坐著有些悶,在外麵散一散便好了。”

“這一熱一冷的,可別著涼了。”

“知道了。”

鶯兒走到門前,將門拉開了一條縫兒,風立馬灌了進來。久坐房內,這會兒隻感覺清涼,便打開門走了出來,又忙將門關上。

門外隻見兩個老婆子在穿堂處下坐著,抱著暖爐。那兩個嬤嬤見鶯兒開門,忙問道“可是小姐有何吩咐。”

“小姐並沒有什麼吩咐,隻是我嫌悶,來透透氣兒。”

“哪有裏麵暖和地兒不待出來吹冷風的。”一個嬤嬤打趣道

“在裏麵待久了發懵,出來吹吹風,清醒一下,倒好伺候小姐。”鶯兒笑道,“今年的冬天不比往年,這炭火夠嗎?”

“夠夠夠,”另一個嬤嬤笑道,“小姐慈善,體諒我們守夜的辛苦。多給了幾兩炭,這守夜用不完的,帶回家還可以一家人坐著暖暖。”

“可不是嘛!小姐慈善又爽快,我聽說園子裏其他院子的不僅沒有多的,反倒少了些炭呢!隻說是月底補上來,可這正冷的天——”

“可不是嘛,若日子暖和,炭停了,多穿兩件衣服倒也還好。可這“呼啦啦”的大風天沒有炭火,若是沒有炭,可怎麼挨啊!”

嬤嬤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

這蘅蕪院這裏的包括炭火在內的一切吃穿用度的支出都是薛母在負責的,而其他院子裏都是按照賈府往年的規矩在辦的。具體什麼情況,鶯兒也不清楚。

估摸著是時照顧不過來,短了這麼幾斤炭。

“府上的奶奶們向來慈善,想是按照規矩來的。想是冬天冷,一時不夠用,邊說是炭火少了。”鶯兒笑道了,“咱麼蘅蕪院的人少,這照應起來也簡單。比不得二奶奶日理萬機。都不容易,日後莫在嚼舌根了。”

兩位嬤嬤見鶯兒如此說道,隻得點頭稱是。

“鶯兒——”寶釵的聲音從房內傳來。

“小姐叫我呢,我先進去了,你們慢慢聊。”說著就提腳走了進去。

“小姐!”鶯兒說道。

“你們在外麵聊什麼呢?”寶釵笑道。

“說今年炭火的事呢!”鶯兒笑道,“聽說別的院裏炭火還沒供應上呢。”

“我記得昨日去寶兄弟房裏,炭火燒得正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