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帶著一大籃子藍莓蔬菜回家,給家裏人嚐嚐她種的水果和蔬菜。
到家後,錦繡發現氣氛不對,雖然也對她關心有加,但明顯有事瞞著她。
錦繡又炫了一把廚藝,然後陸續有幾家鄰居笑嗬嗬來送好菜,美其名曰看到錦繡回來填個菜,安家也心照不宣的收下菜,然後把自家菜裝進鄰居家的盤子裏作為回禮。
自從錦繡開始做飯後,樓上樓下的鄰居就聞著味兒流口水,尤其是香味兒濃鬱的菜,能把十幾歲的孩子饞哭。
後來鄰居們就解鎖了換菜這個套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每次錦繡做菜都做兩倍,其中一半用來換,換完拉倒。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完,就各幹各的去了,遛彎的遛彎,看電視的看電視。
寶墩要出去找小夥伴,錦繡也跟著一起。
寶墩這兩年長得快,錦繡大一那年還竄了竄,現在170高,比剛來的時候黑了,瘦了,但是人看著更精神有活力。寶墩也是,這兩年個子長得快,都到錦繡胸口了。還瘦了不少,隻黑還是一樣的黑。
看著是個大孩子,隻是還是一樣的黏錦繡。
“姑姑,我們也考完試了,你要回學校我跟你一起去,我能幫你抬水澆菜。”
錦繡點頭,寒暑假常帶著寶墩去學校,對農業大學他也熟的很。
下到一樓,恰好周圍沒人,錦繡問寶墩:“家裏有什麼事麼?”
“啊?”寶墩有點呆。
“我半個月沒回來了,這段時間家裏有沒有發生什麼事?”
寶墩摸摸腦袋,“是有點事,是我媽。”
大嫂?錦繡明白了。
“罐頭廠支撐不住了?”
“嗯。”寶墩點頭,小腦瓜轉著確認周圍沒人,才小聲道,“我偷聽的,我媽說廠裏沒錢了,還欠著不少。現在市裏要把罐頭廠賣了,已經有買家在談了。”
寶墩回憶了一下,“我媽說要是有人接手的話她這個職位估計保不住,沒準兒還得到生產車間去。我媽不讓我奶奶他們說,怕傳出去影響工人情緒。”
錦繡點頭表示明白了,也讓他別跟別人說。
旁邊有小夥伴在喊寶墩,最近廠裏的孩子喜歡踢足球,公園裏有個小足球場,去的晚了位置就被別人占了。
錦繡讓寶墩去玩兒,自己在樓下跟鄰居聊了會兒天。本來隻是閑聊,聊著聊著就變味兒了,在陳大媽要給她介紹對象的時候落荒而逃。
回到家,安母和安大嫂在看電視,錦繡也過去湊熱鬧。
這幾年好多工廠都是在勉力支撐,這邊又是工廠聚集地,影響比較大,廠裏發不出工資,隔一段時間就要鬧一鬧。前年有一家工廠成功賣出轉為私營後,就跟開了閘門一樣,陸續的有幾家都轉手了。
罐頭廠一直半死不活的,廠裏不創新,銷售也找不到新渠道,從去年開始三天兩頭的放假,安家人都有心裏準備了。
安母年紀也大了,陪著安母做做飯,養養花也挺好,之前家裏就談論過這個問題,安大嫂還挺高興。
安家人也不缺錢,機械廠屹立不倒,安父退休後又被反聘,拿的工資比退休前還多,而且安父安母都有退休金。安大哥現在的工資也不低。
現在事到跟前了,怎麼又愁眉不展了呢?
“大嫂,罐頭廠怎麼樣了?”抓著播放空隙,錦繡狀似無意問到。
安大嫂眉頭微皺,“這次真要不行了,我們工會的主任今天給我們開會說,廠裏要轉給私人,已經快談妥了。等新廠長接手後會舉行考試,考過的可以繼續留下當工人,我們工會的要負責安撫工人情緒。”
“那不挺好的麼,罐頭廠能撐這麼久還挺出乎我意料的。等忙完這個您就在家休息,跟我媽作伴兒,您兩位還能出去旅遊,有個伴兒。首都,內海,觀音山,你們都去轉轉,別怕花錢,我有!”錦繡笑著攛掇。
安大嫂看著安母,“錦繡這麼一說,是挺好啊,出去旅遊還有人讚助,滋潤!”
說完兩人都笑了。
“你才有多少錢?我出錢。你說的這些地兒我都沒去過,一輩子就窩在南城了。要不你就把工齡買斷了,咱倆也出去見見世麵。”安母對錦繡說完又看著安大嫂溫聲道。
倒不是說安母多想出去玩兒,她是理解安大嫂,忙了一輩子,冷不丁的不工作是挺不適應,她當時也不適應。
安大嫂表情有點糾結。
錦繡適時問安大嫂是不是有別的打算。
“我這剛四十就不工作了,心裏總有點兒不得勁兒。”安大嫂道。
安母拍拍安大嫂手臂,“我就知道因為這個。”
“那您怎麼想的,您把想法說出來,我給您參謀參謀。”錦繡故作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