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夫妻(1 / 2)

一陣清風拂過華音寺前的桂花樹,卷起三三兩兩的葉子浸著桂花花香灑落在門前的大道上。將將落地的葉子還未來得及感受地麵的溫度,便被一把大掃帚無情地帶向路邊的同伴。

“阿彌陀佛。”方才清理道路的年輕人將道路中間最後幾片葉子掃至路邊,抬手用袖子沾了沾額頭微微的汗意,身體抵住掃帚空出雙手,合掌向寺門稍稍躬身,低聲念了一句。

年輕人身著一件駝色風衣,眉宇間棱角分明,卻不顯冷酷,反而透著些許的淡然。薄唇輕抿,若是有人在旁,不禁覺得此人怕是已超脫凡俗,斷絕了七情六欲。

念頭方才升起,便會被此人手裏揚起了滿街灰塵的掃帚驅散的幹幹淨淨。念罷,譚遷又抱起掃帚,走向寺門內等候的小僧。

“師父,今日也多有叨擾了。”譚遷微微躬身,雙手將手中的掃帚遞了過去。

“阿彌陀佛。是我們麻煩譚施主了,施主日常為善,我佛保佑心善人正之人,必得福報。”那小僧雙手接過掃帚卡在臂彎,借勢合十還了一躬。

譚遷是附近的一名大學生,平時朋友不少,卻不常去那些聚會交際活動。周末閑來無事,便挑些清靜之地,發發呆散散心,當是大學生活的小插曲。

近來恰巧行至華音寺附近,生出了進寺裏逛逛的心思。雖然譚遷不禮佛,也不信佛,卻是跟寺裏的師父胡天海地東扯西扯,聊的甚是投機。

譚遷稍作頷首,算是熟人間的作別,轉身便往門口走去。

正要走出寺廟時,一個恍神,腳下不知道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譚遷正正地撞在了迎麵走來的香客身上。

“不好意思,您還好嗎?”譚遷連連道歉。

對麵是一男一女,看起來像一對新婚夫婦。男人有些微胖,不過看起來倒是顯得敦厚老實,女人身著一身素淨的改良旗袍,溫婉大方。

譚遷正是撞在了男人身上。

男人像是睡眠不好,眼睛上掛著厚厚的一圈黑眼圈,猛的被撞了下,似乎是受到驚嚇,臉色瞬時更差了幾分,但扭頭就聽到譚遷的抱歉,便也回過神來,伸手扶了譚遷一把,連道:“沒關係。”

譚遷又將人完整打量一遍,看到男人除了氣色不好,確實沒有因為自己一撞引起其他不適,便放心抬腳,離開了華音寺。

夫妻二人一番小插曲過後,神色看起來反倒比之前輕鬆了些許,腳步也放緩許多,相攜穿過院子,被剛才從譚遷手裏接過掃帚的小僧引進了一間廂房。

廂房內正門進去,左右兩側一側放著茶桌和木椅,另一側是一方臥榻。兩側牆壁上掛著一些書法字帖,仔細一看都是佛語。正中擺放著供桌,供桌上還燃著幾柱剛剛點燃的香。桌後牆上是一副佛像,桌前是兩團蒲團。

蒲團前站了一位老和尚。

這老和尚說老倒也不算太老,也才五六十歲的樣子,從寺廟建立起便一直做著寺裏住持。大小雜務有兩個弟子管著,自己不怎麼操心,卻是不時接一些香客的“活兒”,替香客解決點棘手的問題,就當是當代社會的“普度眾生”了。

由此一傳十十傳百的,就算沒點“疑難雜症”的人,也會不時來拜一拜,圖個心安。因此寺內香火十分旺盛,不僅足夠撐起這偌大寺廟,甚至還有許些富餘。

這對年輕夫妻,便是來求住持解決問題的。

“清林大師,我今日和妻子冒昧前來,打擾您了。”

男人匆匆向住持行了個禮,“我二人也是聽聞大師佛法高深,慈悲為懷。最近我們遇到了些……不太能用科學解釋的事,聽說大師您可以幫忙解惑,這才來叨擾大師,還望大師勿怪。”

男人一見到住持,便抑製不住焦急的心情,日常交際的開場寒暄也忘了個七七八八,忍不住把來意直接倒了出來。

妻子見他鬢角冒汗,在旁用紙巾替他擦拭著。

“阿彌陀佛,施主不必驚慌,不妨且坐,與老衲慢慢道來。”住持手持佛珠輕輕還了一禮,引二人坐入了一旁的木椅上。

“多謝大師”,男人攜妻子入了座,也沒來得及拿起手邊的茶盞,就開始向住持講述自己的經曆。

“事情是三周前一個傍晚開始的……”

徐文哲結束了整日的勞累,回到家中。雖然徐文哲隻有三十歲左右,卻已經自己創辦了一家上市公司,而且公司前景可謂光明。

他還在一周前,與相攜多年,陪伴他跨過低穀走到今天的愛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人生四喜之二“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說的便是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徐文哲如今的生活,可謂是人人欽羨。

“老婆——我回來了”,徐文哲進門換了鞋,循著香味摸到廚房。

“哎,不要直接抓,快去洗手,吃飯了!”魏涵將最後一菜盛出,輕輕拍開徐文哲伸向飯菜的手,催促丈夫趕緊吃飯。

趁徐文哲洗手更換家居服,魏涵將做好的飯菜端上桌,二人坐在桌前,一邊吃飯,一邊聊起了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