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近來有兩件熱鬧事。
一是顧家大小姐顧蓁蓁年已及笄。因顧氏上下三代皆無女,顧老將軍顧知歸對這個孫女極為疼愛。老人家又好熱鬧,摸了摸胡子說要給她辦一場轟轟烈烈的及笄之禮,大手一揮,府中上下便接連忙活了許久。
赴宴當天,受邀賓客把能搜羅來的稀罕東西盡數作為禮物送給了這位年方十五的小姑娘,連皇帝都念在顧知歸護國有功,對這個小姑娘多有青睞,在她生日當天派人送來了波斯國剛進貢上來的金絲玉首飾一套,此外一箱一箱的金銀珠寶更是忽略不計。
顧家這位大小姐當的,真真是比宮裏頭的公主還氣派許多——大家都這麼說。然而顧氏家風嚴明,為了防止顧蓁蓁養成奢靡之氣,父母對她的要求甚苛,穿戴也以素淨為主,是以顧蓁蓁雖養尊處優,卻性子淡泊,比起皇帝送的綠鬆石,她更喜歡從前常在家門口那條街轉悠的小乞丐送給她的糖葫蘆,脆生生的,糖衣甜到心裏。
第二件事,便是丞相之子,大名鼎鼎的蕭晅,於顧大小姐生辰前一日千金一擲,包下了流仙苑新來的花魁如煙一夜。春宵一刻值千金,次日蕭晅便大搖大擺回府向丞相大人求娶如煙為妻,一說如煙美貌聰慧,善解人意,溫柔可人,實為良婦之選,二來兩人一見鍾情,已於昨夜私定終生,還望父親大人不要棒打鴛鴦,成全兩人想要白頭偕老的心意。
俗話說得好,丞相肚裏能撐船。據丞相府內部消息透露,丞相大人蕭衡十分平靜地聽完了小兒子的一派胡言,甚至還笑了笑,繼而站起身來,淡淡地扔下一句“把這個孽障拖下去家法處置”,隨後遣來人,鎮定自若地看著蕭晅被打了三十大板後被拖了出去。待蕭晅被人扛著走遠後蕭丞相才泰然起身,然而沒走幾步,便噴出一口老血,於是乎就這麼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蕭晅大名鼎鼎,一則是因為生得一副好麵孔,像極了蕭衡那已經去世的夫人,叫所有女子瞧一眼便能念念不忘;眉宇間隱隱又有當年馳騁沙場的蕭將軍蕭雁南的風采。丞相思父心切,加之膝下僅有一兒一女,便對這個唯一的兒子格外關切些——這便是蕭晅名聲遠揚的第二個原因,由於丞相對兒子的所作所為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長久以來把蕭晅慣得頤指氣使,近兩年愈發荒唐,連蕭衡有時也覺得力不從心。
不過把蕭衡正經氣吐血來這還是第一次。為此他不得不推了顧老將軍的邀約,在原本要送給顧蓁蓁的禮物上又忍痛把自己收藏的字畫選了幾幅珍品一道送去了顧府,鬱悶得又多吐了幾口血。
然而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高官顯貴,把這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足足議論了半月有餘,甚至大有越說越起勁之勢,原因倒也簡單:隻因這兩個不同故事的主人公,原是出生便定下親事的未婚夫妻。
如此說來蕭大公子這一舉動無疑是大大地打了顧家的臉,難怪顧老將軍致仕之後雖然慢慢褪去了眉宇間屬於戰場的煞氣,逐漸變得慈眉善目,可也被蕭晅氣得在床上躺了三日。作為晚輩的蕭衡更是誠惶誠恐,自覺無顏麵對朝臣,尤其是他的同僚,也就是顧老將軍之子,顧蓁蓁之父顧守和,於是竟七日不曾敢去上朝。
而作為當事人之一的顧蓁蓁卻覺得這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一紙婚約,於她而言不過就是替祖父踐行一個承諾。
涯丘之戰中曾為護國將軍的蕭雁南在沙場上隻身赴死,保下了當時隻是副將的顧知歸一命。顧知歸因此僥幸存活,與援軍彙合後浴血奮戰,最終反敗為勝立下大功。戰勝後他一路護送著蕭雁南的靈柩回京,被皇帝提拔成為大將軍。
顧知歸受到封賞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同蕭雁南之子、彼時初入仕途的蕭衡承諾,約定兩家同結秦晉之好。
顧蓁蓁比蕭晅晚出生兩年。因蕭夫人白氏懷胎十月間肚子都沒什麼動靜,大家便認定這一胎是個女兒,做好了將這個孩子許給顧家長子顧蔚的打算——誠然這一念頭在蕭晅出生後便落了空。好在一年後顧夫人沈湘又有了喜,誕下了一個女孩,也就是顧蓁蓁,於是這樁婚事便理所當然由她代為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