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童年(1 / 2)

莫哲南湊過來,好奇地問她:“林小北,你又在幹嗎呢?”

林小北一臉嫌棄的樣子回他:“莫哲南,你是不是眼神不好,你看不到我在拆我爸爸的收音機嗎?”

莫哲南解釋說:“我是說你拆收音機要幹嗎?”

林小北回答說:“因為我想知道它是怎麼發出這些聲音的呀。”

莫哲南又擔心地說:“那你不會把它拆壞吧,林叔叔回來不會罵你嗎?”

林小北得意地說:“才不會呢,我爸爸說,好奇心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而且萬一我拆壞了,他都能修,不怕。”

莫哲南羨慕地說:“你爸爸可真厲害,我爸爸每天就隻會算錢,而且他的所有東西,都不讓我隨便碰。”

林小北安慰他:“別難過,你以後可以來我家,幫我一起拆?我爸爸說隻要我注意安全,什麼都可以拆。”

林小北那隻小手又指指牆上的那些電源插口說:“喏,就是那些和火,爸爸說小朋友絕對不可以碰。”

莫哲南高興地答應道:“好呀。”

林登峰回到家,就看到女兒林小北和隔壁鄰居家的同學莫哲南像兩隻小花貓一樣坐在客廳的地毯上,茶幾上散落著一堆七倒八歪的零件和一個收音機的外殼,妻子從廚房出來接過他的手中的菜,又回到廚房裏繼續忙碌。

他走到女兒麵前蹲下,笑著問她說:“我的小公主,今天拆家又有什麼收獲呀?”

“嗯,爸爸,我發現收音機是通過外麵的這個天線,連到裏麵這個東西,然後它再連這個和這個,最後連到了這個喇叭,然後發出了聲音。”林小北指著眼前自己排列好的一串零部件,一本正經地跟爸爸解釋道。

林登峰認真地聽著,又耐心地跟女兒講她說的‘這個、這個、這個’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林小北雙手支棱著她的小腦袋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一直到媽媽過來讓他們洗手吃飯,才意猶未盡地起身跑去洗手,邊跑還邊說著“爸爸,吃完飯我們接著講吧。”

這一年,林小北六歲,莫哲南七歲,兩個人是幼兒園的同學,兩家是樓上樓下的鄰居,莫哲南的爸媽是做金融的,每天都早出晚歸,周末也常常不得閑,莫哲南就常常在林小北家等爸媽回來接他,有時等著等著等到睡著,才被晚歸的爸媽抱回去。

林登峰是做計算機的,那時候計算機還是個稀罕物件,國內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這玩意究竟能做什麼,小北媽媽是工廠行政,工作相對比較清閑,所以她下班後的日常就是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小北和家裏的事務。

林小北大概是很好地遺傳了爸爸的基因和智商,加上平時的耳濡目染,從小對電子物件就有極大的興趣,但凡家裏她能拿得動的電子產品,基本都逃不過被她肢解的命運,林登峰也不攔著,拆壞了他就再默默地給她重新修回來,而且小北拆壞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用他的話說就是,“小北以後也許會接過他的衣缽,青出於藍。”

“莫哲南,我今天想把電視機拆開看看。”林小北指著家裏不用的那台古老的14寸彩色電視機說道,“你幫我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