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篇:童館的出路(1 / 1)

最近一個星期都是零晨1點才能睡覺,早上9點到店,一天14個小時在店裏。盡管我砸在店裏的時間很長但效益卻很差,每個月房貸6000塊、保險3000塊,還沒算上日用品等等日常生活的支出,《童館》每月的房租6000塊,這三座大山壓得我很多時候喘不過氣、愁得我一度焦慮睡不好。我每一天都在思考《童館》的出路,但總是沒有一個結果。受疫情影響大環境的經濟蕭條、大家不再如從前富裕自然消費就會下降。更令人雪上加霜的是市場本就脆弱又遭受網絡的低價打擊,都知道相同的產品網上比實體店便宜,在如此緊張的市場環境下實體店生存更難。

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說“追求不要那麼高,有3000塊就過3000塊的日子,既然隻有這3000塊就不要想著要過8000塊的日子”。這話也有道理但同時也有矛盾之處。人的本性是,當你吃慣了牛奶雞蛋就再也回不去吃糠咽菜的日子,當你吃慣了山珍海味就再也回不去蘿卜酸菜的日子、因為你不願意。可能這樣說會引起很多人的抨擊,但這隻是我的個人觀點。

人生隻活一回青春,奮鬥卻是一輩子的事情。離開職場很多年早已不是當初的職場思維,有人說給《童館》換地方

有人說我應該改行

有人說還是結婚生子當家庭主婦吧

也人有說要不再搞點兒副業

其實我有認真想過他們說的話,想過之後決定:《童館》我是要堅持繼續做下去的!我知道堅持的過程很痛苦,尤其是疫情反複的這幾年。對於骨子裏保守的我來講,《童館》的出路要麼向市場妥協走低價路線,這樣的話一是會降低產品原本的品質,二是低價路線本不新鮮、是別人已經走老的路,相比別人我輸在了起點,行不通;要麼增加《童館》的曝光度,也就廣告,假設以前知道《童館》的人隻有5個,現在需要增加到10個甚至更多,但對於目前大環境下降的經濟形勢,仍需調整產品原來的定價原則;以前是一個店養一個家,現在一個店養不起一個家了,還需要利用空閑時間開展副業。在穩定《童館》的基礎上開展副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力和時間都是挑戰,雖未到生死存亡之際、但也不遠。

知道時下最火的抖音嗎?多少人是在2020年的那場疫情隔離在家時走入了抖音,讓自己走進了千家萬戶,讓這個app一度成為全民焦點。我輸在了接收新鮮事情的接受度上,如果我也和他們一樣在2020年的那場疫情走入抖音,或許現在的《童館》會好過一些,而我現在才開始,算不算晚呢?晚不晚的不說,先做了再說。於是我開始研究怎麼做抖音、怎麼做直播,並且準備好設備開始行動。半年以後一點起色沒有,視頻沒人看、直播拉不下麵子。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是對的,從實體店到app的嫁接並不順利。在《童館》硬撐了一年之後,我決定開始做抖音直播,否則《童館》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無論任何人我首先相信他(她)也是善良的。在我開始做直播的前十天時間裏,我知道了虛擬的網絡遠遠比現實套路多很多,每個人都戴著麵具,是真實的人可又不是真實的人,但就是好奇怪會有那麼多人通過這樣的方式消費娛樂。一個主播一個晚上直播下來收入可達6位數,這可是實體店做一年還不一定能達到的收益。骨子裏的價值觀告訴我、我成為不了一個主播,因為我做不到戴著麵具去迎合說一些言不由衷、表裏不一的話,但人的本性又告訴我在金錢的誘惑下我可以試一試,我的初衷是希望《童館》活下去,隻能具備填補《童館》的虧損才能有希望活下去,我終究向金錢妥協、也開始了我的直播生涯。但是我告訴我自己,不忘初心、在直播這個大染缸裏努力做到不要丟了自己。

很難…沒有人帶也沒有人教,幾乎每天被“上課”,說的全是讓我一臉懵的話題,每一個來了就走的腳印、多幾秒都不停留,5個小時直播間裏一個人都沒有,不懂不懂還是不懂,完全靠自己摸索,這樣我啥時候才能實現直播收益的那一天。有另一個聲音在說放棄吧,不適合你,你做不起來的,又做不到像別人那樣豁得出去,又有另一個聲音在說那就再堅持堅持吧,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學習積累,不到最後先不要說放棄的話。

行,那就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