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孫秀脫身(1 / 2)

--記住哦!

賈後思忖片刻,問張華道:“那孫秀何罪?”

張華說道:“私殺氐酋,挑動胡人叛亂。--./--./--記住哦!”

想不到賈後卻歎口氣說道:“如此果毅,倒是個人才啊,幹嘛要殺。趙王,這個準了你。”

趙王連忙躬身謝道:“皇後娘娘真是聖明,還有啊。老臣身體尚健,還能操持政務。如今梁王去了關中,高密王又身體老邁,這……這尚書台總該有人……”

賈後一陣大笑,臉上肥肉亂顫,指著趙王說道:“原來趙王你想以車騎將軍之位錄尚書事不成?”

趙王連忙諂笑道:“哪裏哪裏,老臣做個尚書令足矣。”

晉朝尚書台雖然權大,可是尚書令卻官品不高。而錄尚書事並不是個官職名,而是兼領尚書台的意思,一般都是身居高職的人兼任,所以以高位錄尚書事就是在晉朝位極人臣的表現。而趙王卻表示他隻想要實權不要虛名,賈後頓時又一陣大笑,指著他說道:“趙王就是老實,張公,你看如何?”

張華卻慢慢說道:“右仆射王戎在尚書台,足矣。”

賈後笑道:“趙王德高望重,另有大任,不如就給外姓人留些權吧。”

趙王司馬倫心中頓時不爽,卻裝出一副豁達的樣子道:“是啊是啊,本就是司馬氏的天下,應該的應該的。”

齊萬年和郝散率領兩萬大軍進入安定,單徵、呂健、郝度元西進秦州,鞏更、度莫北上新平,三路主力已經對在秦隴地區引起極大的恐慌。尤其是皇甫重在固關失敗後,秦州的政局一發不可收拾。南安赤亭羌姚柯回也終於起兵劫掠,楊茂搜也開始試圖南遷武都郡。奪回楊氏氐人世代居所——百傾仇池山。皇甫重麵對單徵、呂健、郝散的一萬六千大軍已經如芒在背,無法再有效控製略陽氐人,隻得任其遷徙。就在這個時候,秦州的流民大潮,已經是皇甫重再也無法左右的了。

毛騰下令讓盧水胡義從和安定郡兵每天以換班的方式,夜晚從涇陽城出去,第二天白天再沿著河岸進城,給齊萬年造成涇陽城不斷增兵的假象。果然好幾天來,氐兵都沒有發動渡河攻勢。這時候毛騰才接到新平急傳來的消息。

“氐羌犯境,鞏更為酋。夫人及新平數千父老。望府君早歸。”

皇甫澹和張光有些焦慮地看著毛騰。--記住哦!毛騰卻笑道:“勞煩張主簿派人告知新平,我會立刻馳援。”

張光奇道:“齊萬年大軍未走,毛府君便要回新平嗎?”

皇甫澹亦道:“毛府君,如今情勢危急,如果毛府君回新平。隻怕兩地都會有失啊。”

毛騰嗬嗬一笑道:“這個毛某自然曉得。”

皇甫澹和張光出了大帳,毛騰這才擰起了雙眉,狠狠地向案幾砸了一拳。

孫秀被梁王和解係關在大牢中,可是卻一點也沒有再有半點洛陽時的軟弱,因為他相信司馬倫根本離不開他,遲早會救他出去,他唯一擔心的還隻是那個任性的妹妹而已。

梁王與趙王雖然關係尋常,可都是宣帝僅存的兒子,親生的兄弟。雖然也有像東安王和東武公那樣水火不相容的親兄弟。可多數的宗室在沒有較大利益衝突的時候總是保持著“相親相愛”的態度。所以雖然解係與其胞弟禦史中丞解結幾次要求立案殺掉孫秀,可是梁王卻一直不肯,而且還給孫秀一個單另的牢房看押,也免得這個孱弱的美男子受到意想不到的牢獄之災,看縱然如此,孫秀已經記住了梁王和解係兄弟的名字。

“俊忠兄……俊忠兄……”

孫秀正在牢房中蒙頭大睡之時。忽然耳邊傳來一個聲音,睜眼一看卻是辛冉。孫秀立刻直起身子,這才看到站在辛冉身後幾個平日對自己甚為不恭的獄吏也折腰躬身向著自己,心中一怔。辛冉立刻抖出一件嶄新的錦袍披在了孫秀身上,討好地說道:“俊忠兄,小人向梁王多次求情,現在朝廷已經發來旨令,說俊忠兄有功無罪,是要放俊忠兄出去呢。”

孫秀登時皺眉,暗想怎麼是朝廷而不是趙王的時候,辛冉拉他說道:“還有要事,這裏不方便,出去再說。”

孫秀卻拂袖怒道:“老殿下怎麼不派人接我,為何是你?”

辛冉瞅著身旁的獄吏,不禁急忙在孫秀耳邊咐道:“小人現在就是趙王的人啦,去洛陽的馬車已經備好,我們出去再說。”

“辛兄,可知我妹輕筠下落?”孫秀又問道。辛冉忙道:“在趙王行館,一切安好,隻是沒了出入自由。”

孫秀這才站了起來,先沒有理會辛冉,對著獄吏就唾了口唾沫,不禁有些發橫地道:“齷齪小人,不識五嶽。刑律獄法,隻是一張捉蚊蠅之蛛網,焉能困得鳳凰?”

獄吏猛地就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小人錯了,小人錯了。小人真要有好眼光,也不會現在隻是個小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