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選練郡兵(2 / 2)

毛騰說道:“真正敢造反的,反倒不是楊飛龍、蒲懷歸這些氐人貴族,他們的確野心勃勃族人眾多。可他們最先要保住的是部族的利益,是不敢輕易和朝廷作對的。可是像齊萬年就不一樣了,他應該做什麼都沒有顧忌的。就像北地胡人這些年看起來經常作亂,其實不過是河東的匈奴流民郝散兄弟的教唆而已。那些羌人貴族,其實還是很容易動搖的。古崇,我吩咐的你好生去做,沒有錯的。”

古崇答應了一聲。毛騰緩了口氣,忽然才發覺新平真不是個太平之地,雖然此處乃是周朝先祖公劉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根本居所,離京兆郡長安隻有四百多裏路程。可是到了晉朝,東北是北地胡,西北有安定的盧水胡,正西方向卻是氐人各部的大本營,南方的扶風卻又被齊萬年這些氐人散戶占據,這種形勢可真是不容樂觀。難怪洛陽淪陷後退守關中的晉湣帝根本站不住腳,而選擇了江南的晉元帝則延續了晉朝。

毛騰忽然又想起了從西漢末年一直就愈演愈烈的西羌大亂,東漢年間雍涼兩州的羌人幾乎就沒有消停過,長期的戰亂使得東漢不得不遷都洛陽,而三國時期曹魏和蜀漢又連年兵戈不止,薑維、鄧艾等兩方將領都不計後果地將西羌和鮮卑遷移到雍州作為炮灰,結果到了晉朝,這些原本隻是漢人炮灰部隊的羌胡,已經成為關中最大的隱患了。

“該給皇甫重和馬隆寫封信了。”毛騰忽然想到了這兩個人,皇甫重是秦州刺史,安定皇甫氏高門出身,又是舉薦過自己的恩人。馬隆更不待言,是晉朝僅存的邊軍宿將,在河西鮮卑和盧水胡諸部有極高的威望,又是自己的老上司。毛騰想了想,馬隆應該會對自己目前的情勢給一些很好的指點,而皇甫重則可以視為靠山。

接下來的幾天,麴允清算了給雍州上繳的錢糧後,餘出部分已做募兵之用。秋收之後的農民多數都不再忙碌,很快就招募了五百多人,都是新平本地的憨實農家子弟。由於自曹魏以來沿襲的軍戶製度在晉朝時已經疲軟不堪,許多編戶齊民都不願做世代淪為官奴的軍屯兵戶,不過毛騰在募兵告示上寫著新募軍並非世代兵戶的“兵家子”,戶籍仍然是農戶,隻是在農閑時參與訓練,戰時作戰而已。由於新平也是漢朝騎士的重要兵源,漢朝招募騎士有很嚴格的要求,必須自備鎧甲武器和軍馬,而毛騰卻注明除鎧甲自籌外,武器由郡府發放,而勇猛者可以獲得軍馬,所以新平的不少年輕農夫都為了能得到一匹價值不菲的軍馬而踴躍參軍。這五百人的整體素質可比毛騰在長安得到的第一批無賴軍士要好得多了。

至於鎧甲自籌,這個毛騰也實在沒有辦法,光五百人需要的兵器就要花去將近三萬錢,而且還無法做到像郭古兩家部曲那樣人手長短兵各一,隻能將兵器分散發放,每人隻有一件。盔甲的錢可真是掏不起了,一副最便宜的皮鎧也要六七千錢,相當於十幾把刀的費用,能給幾個軍官配上皮鎧就已經不錯了。

原有的郡兵都是屯田軍戶,毛騰便將他們仍歸古崇管轄。新募的士兵毛騰就讓宋配管理,並給他一個別部司馬的職位,宋配很是高興,可他也說出苦衷道:“我年幼時隻會練武讀書,練兵之事卻從未涉及,恐怕會有負期望。”

“這個無妨。”毛騰說道,“我曾在西平學過一些練兵的皮毛,雖然也不怎麼在行,可總歸可以教你。”

“練兵的目的並不是教每個士兵都能成為善戰的豪傑,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隻需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職責,做好份內之事便可。如今我們打造的兵器,有兩百長矛兩百長戟和一百套刀盾。我們要對付的是羌人的騎兵和步兵,羌人擅長混戰,騎兵的迂回突擊很有威力,步兵則擅長投擲短矛。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一百刀盾手練好結陣防衛的能力,長矛手練好螺旋突刺的能力,長戟手則配合兩方或鉤騎士或斷馬腳還可以直接跟刀盾兵一起參與混戰。先讓他們學會了自己的兵器,然後便可以教習兵器互相配合的五人分隊,也就是最簡單普遍的一種魚麗陣,這個仲業你總該明白吧。”毛騰說道。

宋配點了點頭道:“說起來我也會,隻是做起來還真是有些困難。”

“無妨,我去叫古都尉調配一些郡兵的老軍人,他們可以幫你。”毛騰說道。

;

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