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衛展的考慮(1 / 2)

【感謝絕影ych和迷失了數千年的評價票,謔謔!】

晉朝前期的高門士族能夠壟斷仕途,除了他們在東漢時期就形成的牢靠的利益鏈條外,最重要的還是比庶民更好的教育條件。高門士族的最重要特征也並不是世代公卿,而是服膺禮教,也就是嚴格地遵循儒家思想,他們不是先秦時的血統貴族,而是適應了新時代的文化貴族。儒學為漢朝獨尊,是從春秋以來一直發展到後世的士人之學。雖然從曹魏以來不少的高門子弟喜好談玄論道,但那也隻是一種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時尚”而已,他們的行為規範和思想動態都無疑深深刻下了儒學的痕跡。

曹魏時代興盛的潁川荀氏、陳郡何氏、東海王氏、河內司馬氏。乃至蜀漢統治下蜀中的譙氏、薛氏、羅氏和東吳的朱張顧陸周沈等無一不是人才輩出的龐大世族。到了西晉,不論是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弘農楊氏、河東衛氏還是河東裴氏,都是晉王朝不能不依靠的人才重要來源。西晉的高門士族尚處在發展期,高門士族子弟基本上人人都能吟詩作文,即便是無所事事的庸才,也不至於出現什麼都不會的廢物。

高門士族子弟,一般在冠禮之後就能得到中正三品的評價,緊接著就會得到“尚書郎”之類的“清要”職位來實習政務。如果才幹突出,很快便會升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之類的能夠接近中樞的要職,緊接著或出鎮地方或者入主中樞,都並非難事。不過由於生活的無憂無慮也導致不少士族子弟寧願一直“懶惰”下去,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寒門子弟那樣強烈的出人頭地的野心。所以有不少年過四十的高門士族中人,仍然掛著“尚書郎”之類的實習職位,整天或談玄論道或吟詩弄文,卻根本對政治前途不上心,導致他們到老了還在“實習”,不過他們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被朝廷強製提拔調動,然而他們卻都寧可居閑職無所事事也不願意去操勞政務。衛鑠的父親衛展就是這樣一個人。

河東衛氏比起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來,明顯矮了一階。如果按隋唐時對士族的劃分來看,河東衛氏隻能叫做“郡姓”,也就是僅在郡內有極高的影響。自從衛瓘祖孫八人死後,衛家在洛陽出仕的也就隻剩了衛展一人。衛展突然覺得,自己在朝中頓時就沒了依靠,麵對王渾何邵這些人時,衛展也難免有些抬不起頭來,年過四十的他第一次覺得,前半生的懶惰帶來的是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我當初也勤奮一些,恐怕現在也能做上侍中了吧。”衛展喝著酒,不由地自言自語。原本比他出仕晚很多的裴楷裴頠叔侄,其門第也和衛氏差不多,可人家都已經做了侍中,而自己呢,做尚書郎做了二十年,除了書法和寫一些自己都看不上的駢儷文之外,似乎也再沒什麼成就了。衛展呆呆地看著冷清的大廳,忽然又搖了搖頭,暗道:“唉,我卻連個子嗣都沒有。如果茂猗是個男子,恐怕都能做尚書郎了。”

“父親,家中人少,您要外調離開洛陽,恐怕家中也沒人操持了。”衛鑠親自給衛展端來了解酒的蜜水,忽然想到懶散了二十多年的父親竟然四處活動要外調地方,不禁有些憂慮道。

“唉,仲寶雖然繼承了蘭陵郡公的爵位,可到底是個孩子。再加上我們父女畢竟是旁支,又不能做仲寶的主。如今為父倒成了衛家的唯一出仕洛陽的人,如果還做這尚書郎,可就有些慚愧了。”衛展歎了口氣,他決定一改年輕時的懶散,好好謀取政治前途了。這幾天四處找老哥們活動,準備出鎮某個大郡做個太守,外鎮幾年有了資曆也好回京提升。

“可是家裏總要有人啊。”衛鑠隨意說道。

衛展點了點頭,帶著酒意說道:“茂猗你如今也不小了,原本想著今年讓你和李矩成親的。可是前些日子衛家蒙難時,李矩的父親竟然變卦,如今衛家平反,他們又沒臉過來提親了。算了算了,我就在洛陽給你找個夫婿,也好照顧你和你娘。”

衛鑠一怔,低聲道:“父親,你……你是要把女兒嫁出去嗎?”

衛展點頭道:“門第高的,為父也不想委屈攀附。我看前些日子收留你的那個毛司馬,年輕有為,雖然出身寒微,卻大有前程,你覺得怎麼樣?”

衛鑠不由地掩口,盤子中的一碗蜜水也差點漾了出去。衛展笑道:“女兒覺得如何?”

衛鑠緩緩放下蜜水,蹙眉說道:“父親,您喝醉了吧。”

衛展搖頭道:“這點酒水還醉不了為父,你是嫌他出身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