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驅虎吞狼之計(2 / 2)

毛騰看到情形不對,連忙拉了朱默一把,笑道:“如果密詔是真,那京師三十六軍都會服從楚王的將令,這個還請公孫先生放心。”

公孫弘點頭:“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我提醒你一句。在大晉朝,犯了王法可以,但是跟錯了人,就是死路一條!”

公孫弘說罷,背拱著身子,傲慢離開。朱默看他走遠,苦笑道:“以前對付薑維,對付孫皓。大家夥都是一條心,哪管是跟了誰。可現在倒好,沒了西蜀,沒了東吳,就自家鬧騰。受罪的卻是我們這些下層武官。”

“嗬!”朱默接著又歎口氣,說道,“公舉,老哥哥給你說句實話。初九那天我帶著弟兄們進洛陽,其實並不是真想造楊駿的反。而是想見機行事,我本以為楊太傅執掌朝政,京師宿衛如此精良,何懼區區幾個入京的外藩諸侯?那時候我還覺得,我要是楊駿,捉拿楚王和東安豈不是甕中捉鱉?可是一進京城,才發現不單宮內的殿中軍士,就連好多外營的宿衛都在捉拿楊黨。老哥哥才明白,原來偌大的朝廷,權傾天下的太傅,卻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唉,如今朝綱不濟,聖上暗弱。汝南王跟楊駿一樣又都是老邁昏庸之輩,楚王年少果敢,剛毅有為,按常理推測,楚王或許才是真的真龍天子……”

毛騰搖頭,說道:“朱兄,楚王畢竟隻是藩王,自古以來,有哪個藩王能扶正登極的?”

朱默沉思片刻,道:“最近,我一直在讀《春秋左傳》。周朝的晉國,國號與本朝相同。曲沃伯本是晉國的外藩屏障,可是到了曲沃武公之時,他們以外藩的身份殺掉晉哀侯,自立為君。從此之後,晉國一步步崛起,最終成為五霸之一。我朝也叫‘晉’,難道上天真有這個預兆,是要外藩來振興朝廷?”

晉惠帝的癡愚,已經讓朝中文武大感失望,朱默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足為怪。不過毛騰還是補上了一句:“朱兄,曲沃代晉,那是晉武公祖宗幾代經營的後果,他們成可吞晉,敗可割據。而楚王卻是身在棋局之中,他人在洛陽,荊州也並沒有他長久的經營。成也罷了,萬一一著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朱默默然,搖了搖頭,又想了片刻,說道:“那我們,究竟該跟誰?汝南王?”

“不。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我們隻能跟著皇上。”

朱默忽然失笑出聲:“公舉,我一向佩服你的睿智,可你這話豈不太過陳腐?皇上暗弱,路人皆知。跟皇上,我看我們跟的是賈皇後吧!”

毛騰點頭,承認道:“可是朱兄,隻要皇上還健在。難道朝中的大事,不都是由賈皇後在操縱嗎?”

朱默撓了撓頭皮,疑惑道:“汝南王老弱無能,讓他執掌朝政總比楚王要更對皇帝和賈後有利吧,可公孫弘口口聲聲說他奉有密詔。難道,賈皇後她傻了嗎?竟要楚王除掉汝南王這樣容易操縱的老人?”

毛騰隻好再次背誦他熟知的曆史了:“等楚王殺了汝南王,屆時再說楚王奉詔是假,殺害汝南王是真。此時除掉楚王,豈不是一箭雙雕?況且就算楚王想回封國經營,那裏已經有了荊州刺史石崇和安南將軍裴頠,他們都是賈後的人。楚王現在看似強大,其實連退路也沒有了。”

朱默登時瞪大了眼睛,腮部的胡須也激動地抖動起來,顫聲道:“好毒的計謀,這不是當年魏武帝慣用的伎倆,荀敬候(即荀彧)常說的‘驅虎吞狼之計’?”

“驅虎吞狼!”毛騰聽到這個三國時期最有名氣的謀略,不禁念了出來。

朱默的聲音,也不知道是畏懼還是激動,仍然帶著一絲顫栗,他長呼一口氣,歎道:“本以為時無英雄,可是看來。賈後身邊,還是有能人。菑陽公衛瓘?不……他雖然陰險,可並沒有這等眼光。此人究竟是誰?”

毛騰搖了搖頭,笑道:“我們這些下層的武人,哪裏知道中樞的秘密。所以要保全自身,還真應該跟對人。”

朱默連連長歎,又不時地搖頭,目光中對毛騰卻又充滿了久違的驚詫和一絲莫名的恐懼。毛騰神態淡漠,因為他已經猜到了那個人是誰。

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晉武帝開國文臣中,唯一能比肩三國頂尖謀士,卻一直不受重用的寒門士人榜樣——太子少傅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