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凱成為班上最用功的學生,他上課時努力地排除幹擾,聽老師講課,回家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隨後把書翻來覆去地看,不會的就問文遠、李秋和簡一。他告訴自己即使在這樣的環境,自己也不能放棄,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
可沒有想到的是養父為了翻身,又背著家裏人偷偷借了高利貸去炒股,結果又賠光了,債務越積越多,追債的人三天兩頭上門逼迫還債,全家人被逼無奈,過起了東躲西藏的日子,吃盡了苦頭。
澤凱在學校的日子更加艱難了,當同學知道他養父欠債不還,是個老賴的時候,孤立、看不起嘲笑和辱罵像潮水一樣把他淹沒了,那些滿嘴髒話的小混混,更有恃無恐地在放學的路上截他,打他了,以前還有些同學同情他,會跑回學校找老師來製止,現在似乎所有人都覺得他該被揍。
一個朋友也沒有,每天在學校裏的人投給自己都是鄙夷憎恨的目光,他第一次知道眼神也可以殺人。
他跑到一個寂靜無人的角落,使出全身的力氣哭號著,痛訴著命運的不公,呼喚著自己的親生父母為什麼要丟下自己,他的手在牆上捶出了血,他再也無法忍受了,也不想忍受了,改變命運隻能靠自己,他決定輟學,出去打工替養父還債。
當他告訴父母自己的決定時,母親默默地擦著眼淚,心疼地撫摸著他的頭,她的淚流得太多了,眼睛已經接近半瞎。
父親則蜷縮在小板凳上,先是一聲不吭,抽著悶煙,過了很久,才緩慢地站起來,拍了怕澤凱的肩膀:“兒子,是爸爸連累了你!”說完突然抱住澤凱,失聲痛哭起來。
澤凱也哭了,但他沒有出聲,因為他想自己一定要比父母強大,一定要闖出一片天地,才能帶著自己和這個家走出泥淖。
這件事他沒有告訴自己的三個兄弟,年輕而幼稚的他想的是自己掙到錢就可以還清家裏的債,如果掙到了錢,自己還可以找一所好的學校,還可以重新上學,可是他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回到學校。
因為年紀小,工作很不好找,最後16歲的澤凱終於在一個裝修公司找了一份搬運材料的工作,這份工作沒有什麼技術,隻是負責搬運。
澤凱身單力薄,吃盡了苦。上班第一天就因為沒有手套,手被磨得全是血泡。
有個善良的工友給了澤凱一副手套,澤凱感激涕零,在這裏一副手套對他來說真的意味著金不換。
相反有些工人從骨子裏冒出的就是惡毒,他們專門欺負他,看他是小孩子,沒人願意幹的活都分給他。工頭看他年紀小,就無故欠他工錢,澤凱不服去討要,被工頭的手下打得鼻青臉腫。
於是澤凱報了警,可是在警察麵前,工頭說澤凱賭博把錢都輸掉了,還拿出假造的發工資的記錄單,上麵還有澤凱的手指印,原來他們趁他晚上睡著的時候,偷偷按了指印。
公司裏那些老實人為了討生活,也不敢替他作證,這件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警察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