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章(1 / 2)

前麵領路的藍色布袍小道士,是易不悟在永安城裏隨手抓來的。

小道士說他也不知道易銘現在在哪裏。

但他曾在書上看到過說,易銘在當年那場大戰之後,並沒有回到抱一閣居住,而是在山腳下的聖都永安的偏瓦坊住過一段時間。

小道士帶著他先去找了偏瓦坊的裏正,裏正告訴他,時間太長,早已沒了線索。讓他們去找這兒活了一百多歲的許老爺子。

此時他們正穿過一條肮髒的老巷,小道士一邊在前方領路,一邊對他說:“如果那位前輩還住在這裏,裏正肯定有他的消息。想來多半早就離開了。”

易不悟沒有說話。

突然他們聽到一個男人的慘叫聲,緊接著就是一個人影“哐——”的一聲從屋中摔了出來。

人正好摔在他們前方,口吐鮮血,看上去肋骨和雙腿都被打斷,肚子上還被刺了一劍。活是不活了,死,一時間也死不了。

一個頭發亂蓬蓬,身上掛著些爛布條條的地痞頭頭帶著幾個手下從屋子裏走出來。

小道士見狀臉色一變,拔劍指向他們。

地痞小頭目吊兒郎當地對他們說:“小道長別誤會,這家夥是個人販子,專來偏瓦坊偷窮苦人家的孩子,我們老大派我們在附近盯他好長一段時間了。”

說話時小頭目迅速打量了他倆一遍,見他們其中一個就是個普通的年輕道士;

另一個長得卻異常英俊。身材高挑,五官深邃。著一身黑色勁裝,手中還拿著根細長的黑色鐵棍,麵無表情,身上卻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

他從小混跡在永安城人堆裏,什麼人都見過,知道什麼樣的人能惹什麼樣的人不能惹——這種一眼看上去摸不清底細的人,最好不要隨意挑釁。

於是又笑嘻嘻地問他們:“二位神仙不在山上修行,來這又髒又亂的偏瓦坊來做什麼?”

小道士收回劍,對易不悟說:“既然是個惡賊,晚輩不便插手。前輩,咱們還是走吧。”

易不悟走向躺在地上痛苦吟呻的男子,半蹲在他旁邊,放下手中的長棍,一隻手放在了他脖子上,另一隻手蓋住他的眼睛,輕聲說:“世間的苦難分兩種,一種使人成長;一種則毫無意義。”

說完手一用力,“哢嚓”一聲,捏斷了他的脖子。

小道士暗中咽了口唾沫,繼續在前麵帶路。

他是大概一柱香前遇到的這個人,彼時他來到城裏采買了些香燭,正打算回到抱一閣,突然一個什麼東西從他身後搭在了他肩上。

伴隨那東西而來的,還有一股強大到令他無法動彈的力量。接著他聽到身後傳來一道低沉的聲音,“我不傷害你,隻要你幫我找一人個。”

肩上的力量散去,他慢慢轉身,看到了眼前這個目光冷峻的男子。

巧合的是,他曾經在抱一閣藏經樓裏的一本禁書中看到過此人的畫像。

書上還說,此人曾是抱一閣、永安城、乃至整個全天下,都非常出名的天才道修。但後來不知為何,淪為了世間最大的魔頭。

他的名字早在三百年前就成了為抱一閣的禁忌。

與他糾纏不清的還有另一個名字——易銘,也就是他們現在要找的人。

——

混混小頭目在他們離開時,對身後的一名手下吩咐了一聲:“快去稟報老大。”接著帶著其他幾個手下跟了上去。

許老爺子是道門俗家弟子,即使年事已高,看上去依舊精神矍鑠。他們去到他家中時,他坐在門口曬太陽。

小道士向他向了個禮後詢問道:“前輩,向您打聽個人。傳說很多年前,抱一閣的易三公子易銘,曾在偏瓦坊居住過,您知道此事嗎?”

“易三?”許老先是一詫,隨即想都沒想就回答:“有!有這個人!”

接下來長歎了口氣,陷入回憶,“我小時候聽我爺爺說起過他,說在他小時候,我們這裏還是偏瓦村。有一個瞎眼的瘋子,懷裏抱著一幅畫,每天坐在村口,逢人便問,認不認畫上的人。那個瘋子就叫易三。

“大人們為了嚇唬不聽話孩子,就對他們說,你要再敢調皮,就讓村口的易三把你抓去他的畫裏關起來。

“我兒時啊,特別害怕聽到易三這個名字,總覺得他是個會吃人的妖魔。

“但他的名字終究隻是個傳聞,他到底來沒來過,什麼時候來的,又是什麼時候走的,沒人知道。誒你們打聽他做什麼?”

易不悟見在這些人口中實在打探不到什麼有用的消息,掃了眼小道士,“去抱一閣。”

那混混小頭目卻在此時攔在他麵前,“二位不如先去我老大那裏問問,他神通廣大,隻要是個有名兒有姓的人,就沒有他打聽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