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裏住了幾天後,楊正剛就到縣城來找工作了。
在這偏僻的小縣城,工作確實不好找,折騰了幾天後,還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他在縣城裏發現了一個商機,在這個小縣城裏,銷售的酒的品種很少,也根本沒有百聯公司經營的大塘清明酒。
楊正剛針對縣城的酒水品種單獨進行了摸底調查,被調查的商戶一致認為,縣城裏的人比較固執,一般隻認老品牌,對新牌子一般不會很認同。
他又到酒店了解酒類銷售和促銷情況,也發現現代營銷方式在這個縣城幾乎是一片空白。雖說林剛生於斯,長於斯,可他初中沒有畢業就去省城闖蕩了,縣城裏出了當時上學外,還真沒有呆過,最多也是為去省城而到縣城落一下腳,成為梅山縣的匆匆過客。
楊正剛想,品牌單一不等於沒有市場,正如一則創業故事中描述的那樣:兩個年輕人先後到一個島上去調研布鞋銷售的市場,第一個人見所有島上的人都打著赤腳,就認為這個島嶼上的人不會接受布鞋,這個島嶼沒有布鞋的市場,就回去到別處去開辟市場了;而後一個人也看到了同樣的現象,他卻反過來看問題,如果讓島上的人都穿上布鞋,能感受到布鞋給他們帶來的舒適和便利,市場潛力不可想象,通過努力,他成為了當地最大的鞋商。
既然這裏也是和故事中的情景一樣,也沒有本地品牌,那大塘清明酒也就可以在這裏生根發芽了。
考慮周全後,楊正剛立即撥通了百聯總經理朱強的電話,朱強在電話裏聽他簡單地介紹了一番後,就讓他回省城一趟,當麵詳談,最後,朱強總經理關切地問他身體怎麼樣,柳如嫣有沒有消息,談到柳如嫣,楊正剛鼻子一酸,隻說了一句見麵再說,就掛了電話。
回到百聯,楊正剛詳細地介紹了梅嶺的市場布局,並詳細地分析了梅嶺市場的潛力,也將自己的策劃和盤托出,朱強不停地點頭。
從百聯出來後,楊正剛立即就打了尚悅梅的電話。
“悅梅,我到省城了。”
“正剛,你什麼時候到的?怎麼不提前通知一聲呢,我好叫遠征去接你呀。”尚悅梅聽楊正剛到了省城,喜悅之餘,又多了幾分惆悵,是不是縣城不好找工作,有回到省城?現在的她,與楊正剛已經不僅是同學關係了,他們倆都已經把對方視為一母同胞了。
“不用接,我現在已經從百聯出來了,準備到遠征那裏去坐一下後,就趕著回去了。中午你到遠征這裏來嗎?”楊正剛計劃就近落一下李遠征那裏後,就趕緊回去開展工作。
李遠征單位食堂,李遠征和楊正剛兩人正在吃飯,尚悅梅趕過來了,見麵就問:“正剛,你這麼匆忙地過來,又匆忙地回去,有什麼急事嗎?”
楊正剛就把自己回縣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在無意中發現在縣城裏大塘清明酒的前景,就匆匆回省城和朱總商議,準備重操舊業的過程又對尚悅梅講了一遍。
“這倒是個好的創業計劃,先期創業,可能會遇上一些困難,如果需要我們的幫助,你就盡管開口,不要有所顧慮,我家有點存款,如果你需要,也可先拿去用用。”李遠征拍拍林剛的肩,誠懇地說。
“謝謝了,目前還不需要周轉資金,朱總答應十萬元的貨給我,讓我做前期鋪墊。”
“還有,你既然要在縣城創業,就要找張鳳祥,他是縣房管局長,有很好的社會關係,還有一個叫沈東方,是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知道嗎?”尚悅梅叮囑他。
“張鳳祥給我聯係過,好的,我一會去就個他聯係。”楊正剛回答說,但他還真不知道張鳳祥是房管局長。
楊正剛謝過李遠征和尚悅梅夫婦後,連夜趕回了梅嶺。